何況不出意外,她們這個小故事結束,不說能不能有幸出版,哪怕下一封沒有錄上,這一百五十塊巨款也足夠姐妹倆省着讀完初中學業……
“嗚嗚……妹……”
“太好了!”
不用當文盲可真是太好了!
瞧她這般又蹦又跳的模樣,安甯也忍不住噗嗤一聲笑出了聲來。
歡喜過一陣兒,等姐妹倆從房間出來已經是小半個時辰後。眼見上工的時候都要到了,然而這會兒,堂屋内,不止向來懶散的楊老三屁股從始至終都沒挪過窩,就連上首楊老爺子,也是同樣巴巴地坐在上頭。
時不時往西屋小隔間瞧上一會兒,偶爾還要吸上一口手裡老舊發黃的煙袋。
總之,安甯同三丫出現的一瞬間,堂屋内,幾乎所有人目光都齊齊射了過來。
最先開口的依舊是楊大伯娘。
“哎呦,三丫五丫過來了啊!話說剛才那是省城來的信吧,快跟伯娘說說,那信裡都寫了啥啊!”
不同于往日刻薄相對,這會兒王大花語氣尤為客氣,甚至暗戳戳藏着些許期盼:
再是見識小,楊大伯娘也曉得,這年頭人家城裡頭還有靠筆杆子吃飯的能耐人。尤其這段時日,眼見姐妹倆不停折騰,别看楊大伯娘一副嘴上啥也不信,實際上出去沒少暗戳戳打聽。
也是因此,姐妹二人異想天開給人家報紙寄信的消息早早已經傳出了家門兒。
不過大多數跟楊家人仿佛,村裡人大都聽聽也就過了,真信的,可謂是一個沒有,最多咂巴上一句小娃娃就知道糟踐銀錢。
隻瞧三丫那丫頭高興成那副模樣,就知道這錢鐵定不少呢!
想到那筆銀錢,楊大伯娘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然而出乎意料,任是一旁楊建國再怎麼示意,王大花本人卻沒有再開口下去。
更沒有當場急吼吼地提出要錢的想法。
跟往常不一樣,這倆侄女兒眼見是真能耐人兒了。不讨好也就算了,真去上趕着得罪,說實在的,楊大伯娘其實也不大敢的,萬一這日後……
人家一家子,她一個媳婦兒算個啥?
想到這裡,王大花忙不疊地低頭,大口大口猛灌着碗裡稀薄的湯水,絲毫不顧一旁自家男人幾乎抽搐的眼角。
本以為還要經曆一番世界大戰的楊三丫:“………”
實際上絲毫不意外的安甯:“……”
隻能說,華夏這千百年來對文人的推崇不是假的。
總之,稿費到達的第一日,老楊家這頓早飯難得格外和諧。
不提隐隐激動的親娘李小草,暗戳戳羨慕,偶爾奉承兩句的三叔兩口子。
沒了出頭的楊大伯娘,楊建國本身聲名狼藉,自然不敢在這檔口從侄女兒手中撈錢。而楊老頭,作為一家之主,明顯也不是那等能拉下臉來的。
何況瞧了眼愈發出挑的姐妹倆,楊老爺子複又狠狠吐了口煙葉……
半晌再開口時,隻見堂上之人蒼老的面容上已經多了笑臉,瞧着兩姐妹的目光也是極為和氣:“三丫頭五丫頭是個好的,等以後去了縣裡,别忘了好好學,給咱老楊家争口氣來……”
蓄力了好半晌,本以為還要舌戰諸儒,努力保住口袋裡稿費的楊三丫:“……”
将嘴裡險些就要脫口而出的罵戰收回,簡單用過小半個幹巴巴的窩窩頭,楊三丫一刻等不得,當即就帶着自家小妹直奔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