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7頁)

這才導緻大梁,導緻他們這些普通人沒法過上如對面那般的好日子。

這一傳言一出,大梁内部,更是群情激憤!

無辜背鍋的梁帝:“……”

這才幾年,老七這貨,真是大大的奸滑!

背後深藏功與名的謝桁:“……”

如蕭祈當日所言,他不需要接手一個各方勢力绉雜,内患不斷的朝廷。

更不需要接手一個不完全屬于他的朝廷。

建元七年,因着大梁多次“挑釁”行為,建元帝怒而派兵出戰,揮師南下,然而出乎所有人預料,還不等大軍壓境,展開激戰,對面兒城門,就已經有人暗戳戳打開了大門……

正準備實驗一波新式攻牆梯的工部一衆大佬:“………”

随後幾個城池,一切全然如早前一般,先是由謝桁派人暗戳戳宣揚大齊的美好生活,走群衆路線搞策反,中間蕭祈派率大軍壓境,而在大軍入城第一日,又有安甯這個“名人”親自出手。

迅速恢複當地生計的同時,各種糖衣炮彈疊發,分發土地,棉服米糧,務必教歸屬城池最快時間感受到來自咱們大齊“家”的溫暖……

直到最後,還隔着幾座城池,就已經不斷有百姓掰着指頭,數着日子,盼着齊軍何時能到達。

這般情景之下,就連隔壁大周,亦是民心極其不穩。

幾年來,随着安甯不斷往來的貿易戰,加之謝桁接連資助早前被滅國的北地遺族,大周早已是腹背受敵。

眼看幾次征戰,大齊軍力非但沒有減弱,反倒愈發強橫了幾分。

心知在坐以待斃下去,等待他的隻有國破家亡的命運。

終于,在大齊一連攻占數座城池之下,周宣帝一聲令下,大周兵馬再一次踏入北地。

而這一戰,直面周軍數萬鐵騎,也徹底打響了大齊的赫赫威名。

看着再次潰散而逃的周兵,這一次,齊軍并未放棄窮寇,而是一路直攻大周邊境。

一直到大周城門同樣從内城被人打開………

建元九年

皇城之中,已經年近五十的周宣帝獨自伫立在巍峨的城牆之上,一身玄甲早已經被鮮血浸染,左臂,右腿,甚至中間的腰腹之上不時有溫熱的鮮血浸出。

面對同樣氣勢洶洶的齊軍,和眼前同樣身披铠甲,氣勢卻再不同以往,整個人宛若出鞘寶劍一般的大齊君主。這位年過半百的大周帝王此刻并未退讓半步:

宛若一隻雄獅,鎮守着腳下屬于獅群最後的土地,須臾隻聽來人朗聲道:

“今日之戰,非朕之不為,實乃天不予我,時不予我!”

“在這最後,朕隻想見一人!”

“齊相楚子安何在?”

接到對方遞來的消息時,安甯正倚在案前,翻閱着一衆下屬遞來的文書。

随着這些年齊地發展,各種人才紛湧而現,許多事物已經無需安甯自己再過親力親為。

雖然即便那會兒,她也沒太多親力親為便是了。不過……

有事下屬服其勞的滋味兒還真是舒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