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8頁)

“夫人,再如何,少夫人也是楊氏女,未來親王妃的親姐姐,夫人您之前,還有這陣子會不會……”

孫媽媽說的猶豫,然而上首婦人卻不置可否,素手撥弄着手中茶盞,崔夫人向來溫和的眉眼間仍一派淡然:

“媽媽你要知道,這世上有一種人,天生畏威而不懼德。

于這類人,縱使對她再也好也是無用,相反,隻有一直壓着她,對方才會一直待你恭從孝順,事事體貼……”

“夫人明智,倒是奴婢眼皮子淺了,早前還以為夫人您是因着老太太那邊兒選的人,心氣兒方才不順當呢!”

細細地為自家主子梳通着濃密的長發。

作為崔夫人的陪嫁嬷嬷,主仆關系素來親近,因而這會兒說起話來也并不忌諱。

果然眼前的婦人聽罷,并沒有生氣。

随手撥弄着手中的香箸,崔夫人語氣依舊平淡:

“再是不滿,既已經成了定局,我又何必再庸人自擾。”

若隻為了這個便小家子氣,特意針對兒媳婦實在沒有必要,亦有失風度。

縱使這位楊大小姐從一開始便并不在崔夫人的擇媳範圍内。

是的,哪怕之前,這位兒媳婦從未入得過崔夫人的眼。

京中官宦圈子就這麼大,大家擡頭不見低頭見,這位楊大小姐,早前崔夫人也是瞧見過幾回的。

誠然禮數周全,大方得體是不錯,然而問題就在于,這人為人交際中過于“有眼色”了,也太虛了。

在崔夫人看來,勢利二字并非貶義,尤其在如今的官宦圈子。于位高者恭,看菜下碟本就常事。内闱夫人間的結交,本就大多為的是尋求助益,為家族牟利。

三分真情,七分利益在交際間早已是尋常。

然而有句話說的好,凡事過猶不及。

重利本無可厚非,然一旦失了其中分寸,便成了那随時可以随勢傾倒的牆頭草。縱使行事再是講究周全又如何,士人尚且要講究風骨,敢問女子間又有何不同?

試問這樣的人,會有真心信賴,可以托付後背的好友甚至盟友嗎?

在不影響自身利益的情況下,京中閨秀夫人面上莫不和和氣氣,你來我往間,自是相處融洽,姐姐妹妹叫地歡暢。

然而你當真以為這就是真交情,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想到當日的那場烏龍,崔夫人不由搖頭,素白的指尖不時撥弄着手中的玉箸:

“俗話說得好,想要看一個人真正的交際能力,人情世故,瞧得從不是其得勢平順之際,而是那人失意落沒之時……”

縱然那日有她刻意為之的成分,然而歸根結底,親生姐妹做到這般地步。

“真是可惜了……”

“唉,可不是嘛!”一旁的嬷嬷同樣歎道:“一母同胞的親姐妹,又是未來親王妃,太後眼中的得意人兒,但凡……”

“那位楊三小姐奴婢也瞧過了,同那位楊夫人一般,再是簡單不過,水晶般的人兒了!”

又生的這般好容貌,饒是孫媽也想不通,這樣活潑讨喜的親姐妹,自家這位少夫人是如何處成這般的。

“不過夫人,這位少奶奶并非沒有好處。”

許是看出自家夫人不樂,微頓片刻,孫媽媽複又溫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