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5頁)

包廂内,一名身着青衫,面容尤為俊美的年輕男子慢悠悠地品着手中佳釀,見對面這會兒了仍手不離卷,不免挑眉調侃道:

“子瞻兄這是怎麼了,這幾日竟是這般用功,不應該啊,以子瞻兄你的才學,難不成還怕失手落選不成?”

對面同樣儒生打扮,名為蘇子瞻的青年男子卻是頭也不擡,言語間絲毫不客氣道:

“旁人也就罷了,這話從子厚兄你嘴裡說出來怎麼這般怪異……”

“觀這些年朝中的動作,官家明顯長于實務,料想所重官員亦是如此,小弟可不比子厚兄你,這些年遊走諸地,見識不俗。”

說話間,手中長卷不覺展開了些許,從漏開的卷上,甚至能明顯能看到有關農耕,各地地貌等等相關字眼。

對面某位損友見罷,不由哈哈一笑:

“都道人各有長,官家非尋常人也,想來必然不會過于偏頗!”

同一時間,皇宮内,被被衆人念叨的官家安甯突然想到了什麼,手中奏章緩緩擱下

等等,北宋嘉祐二年,不是……

哦,怪不得這個年号這般眼熟,原來是傳聞中的千年龍虎榜啊!

一個彙集了宰相,名臣,多位文豪,據說連同進士都是青史有名的神奇榜單。

想到這裡,安甯不由摸了摸下巴:

哦,傳說中的牛馬……哦不,是人才可不就來了!

“官家,這便是這一屆省試取錄名單……”

二月中旬,一場激動人心的考試結束,半月未至,安甯手頭便拿到了今歲的錄取名單。

“章衡,窦卞,曾鞏,章惇,蘇轼,程颢,蘇轍,張載……”

嗯,不錯,眼熟的這些基本上都在呢!

果然,捏着手中名冊,安甯滿意點頭,有實力的人什麼時候都能出頭。

縱使考題甚至側重略有些變化也是一樣。

雖說此屆主考官依舊是歐陽修不錯,然科考内容本就與彼時朝堂時政脫不開關系。

良種已出,又正值朝局變化的當口,往後帶來的經濟,甚至土地問題無疑是重中之重。

哪怕安甯并未刻意提起,早前禮部上呈考卷時,仍是将其作為此次經義的大項,甚至比重上一度越過詩賦!

嗐,瞧着朝堂上,不都是機靈人嘛!

起碼做起事來,也是合心的很。

輕笑一聲,安甯很是痛快地做下批複。

三月初,放榜前夕,隻見貢院外便已有人山人海之勢,各路身着青衫儒服的士子以及一衆仆役無不翹首以盼。就連路上的小攤販,偶爾也要上前瞧個熱鬧。

熙熙攘攘間,四處皆是一派嘈雜之聲。

不遠處,一座裝潢格外清雅的閣樓之上,透過窗戶,安甯這會兒正好整以暇地品着清茶,目光偶爾落于店外。

窗戶兩邊,同樣不時有一個個腦袋探出,隻不比安甯的看熱鬧,此刻眼中皆滿是焦急之色。

紅榜張開的瞬間,隻見人群中愈發喧鬧了起來。狂笑聲,哭泣聲,絡繹不絕,榜單前方更是險些擠破腦袋來,人群簇擁之下,甚至險些發生踩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