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4頁)

這個方面華航大本身就是有極大地實力能夠幫助我們。但是如果現在不把這些事情敲定了,等到我們把這個事兒幹起來再去談,一個是分身乏術,另一個人家可能當時在提出來什麼要求,我們來不及滿足。

所以我想的是,臨時抱佛腳不如天天拜佛。我先給你點甜頭,等到後面我準備用你的時候,你也不好拒絕我了。”

“你說的這個……倒也是,你現在非洋航空現在也确實是空口白牙了。那你的意思是什麼?”

“我想的是,這個問題我具體去和華航大去談,但是我要地産集團配合我。我盡量去做到土建工程由我們來做,但是室内裝修華航大自己去幹,這樣的話我們的支出也會少點,然後樓的名字用洋航命名。用途的話就是綜合實訓大樓的感覺。以後咱們送人來培訓優先使用這棟樓。大概就是這樣。到時候可能您出席一下奠基儀式什麼的。”

“費用大概是多少?”

“我大概測算了一下,因為不是特别專業,我基本上從網上找了幾個數據,如果按照3600平米的大小來算,每平米差不多2000塊錢。核算下來,720萬左右吧,如果是整體的設計,建築都是地産集團來做的話,可能還會在便宜點。”

“馬凡你可想好了,如果是說,最後非洋航空沒幹起來,這筆錢就相當于是扔了水漂,可能連點水花都看不到。”

“老爺子不能這麼想。如果最後非洋航空沒幹成,這麼大的洋航集團,十幾家航空公司,還有機場,我們的特業人員不需要培訓複訓了麼?我們所有的新員工的技術訓練也是需要有人來支持的。包括乘務員、飛行員、簽派員的繼續教育,華航大都是有非常大的優勢的。

退一萬步說,我們和華航大說我們想讓我們的員工提升素質,能不能搞一個專門的培訓班,甚至說我們合作一個MBA項目,這他高低是不是得給我們點面子?”

“你想的還挺長遠的。這樣吧。這個事情我自己沒辦法做決定了,

這兩天吧,你來一趟南海,我要開一次董事會和董事長辦公會。到時候你在會上把這個東西闡述一下,看看各位領導什麼态度吧。”

“行老爺子,我明天就過去。”

“那我就後天開會。你把東西準備充分了。”

“好的。”

說是明天過去,但是今天下午馬凡就上了飛機直接往南海去了,因為集團的開會一般都是在早上開董事會,開完董事會直接就開辦公會了。

董事會上大家倒是沒什麼意見,畢竟能做到集團董事長副董事長的這個位置的人,考慮問題多少還是會有點遠見的,馬凡也沒有太費口舌,說了兩句直接就通過了,但是沒想到最大的茬子就出在了董事長辦公會。

這個董事長辦公會不光是洋航集團董事局的人開。而是把整個洋航集團所有産業集團的董事長湊到一起,但凡涉及到整個集團的大事情,都要召開這種會議征求各方面的意見來決定。

“咳咳,開會,感覺已經好久沒開過這辦公會了,今兒這個會的議題就一個。你們也都知道了,咱們要幹一個非洋航空,現在的話呢,想要華航大的支持,但是呢,要人家的支持的話咱們就得給人家點甜頭。現在華航大這個話裡話外的意思呢,大概就是想讓咱們捐一棟樓。然後讓小馬給大家說一下情況吧。”馮董簡單的做了個開場白就開始了會議。

“各位領導。這個事情是這樣的……”馬凡把自己和華航大談判的整體過程彙報了一下,然後也說了一下具體的期望。

“媽的華航大啥時候這麼勢利眼了,張嘴就要一棟樓,不怕撐死啊。老章,你跟華航大那姓黃的我記得是同學吧,你跟他說說啊。”機場集團的董事長上來就炸了。

“人家現在是拿捏着咱了,你當是說句話就行的事兒?而且這非洋航空說白了就跟馬凡說的,咱就是空手套白狼。你不給人家甜頭人家憑什麼幫你啊。這個事兒反正我想了想,就算是非洋航空沒幹成,我航空集團後面跟華航大合作也得提出來七七八八的需求。老王,這個事兒你們機場集團也能有用啊,你的空管,地勤,空防不也有年度培訓麼。”航空集團的董事長說道。

“你話是這麼個話,我就是覺得他這獅子大張口了實在是有點。”

“哎哎哎,你們倆都是跟他們有業務的,我們重工可沒有啊,老劉的旅遊和老艾的金融,還有小趙的旅遊,跟他們可是一毛錢關系沒有。但是這個錢肯定是集團出啊。那到最後攤下來,我們不還跟着吃瓜落麼。”

“馮董……不是我們地産不樂意幹,實在是現在地産不好幹,本身我們資金就緊張,現金流也挺緊張的,你說在讓我們去幹一個連設計帶施工建造的活,我們還得墊資,實在是有點……困難啊。而且這剛開年,好多項目也等着上馬呢。我一個人都快劈成八掰兒用了。”

會議桌上幾個和華航大沒有直接業務關系的集團之直接說開了,雖然沒有明說反對,但是那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這事兒跟我們沒關系,我們出錢,不可能。

也不能說這些産業集團的董事長沒遠見,畢竟現在都是各産業集團自己盈利,有能耐吃肉,沒能耐的連湯都喝不上,誰身上不背着自己這一個年度的上繳考核指标了,這個猛的一下讓他們掏錢出來,不管是多少,誰都肉疼。所以提出反對意見,馬凡心裡面實際上是有心理準備的。

“各位領導,”馬凡開口說道:“我們洋航集團未來要發展的話,離不開智庫的支持,是,我們現在洋航集團做的很大,很多風浪我們都經曆了,但是對于我們來說,我們現在缺少的是外部支持力量。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引入華航大其實就是找到了一個旁觀者,我們今天可能隻給了他們一棟樓,但是在後面,我們的很多東西也許都能從華航大找到支撐,地産集團以後真的隻幹地産了麼?據我了解現在好像在申請機場設計資質和建設資質。重工也在逐步的開始像高端精密工業開始進軍。包括金融集團,我們在市場裡面太久了,一些前端的金融研究我們肯定不如大學裡面做得好。

各位領導,我們是航空起家,航空發家。現在各位領導的集團業務範圍也逐步的在涵蓋航空,如果我們失去了華航大的這個華夏民航界的頂尖學府,那到時候我們就會想,如果我們當初給了他們這棟樓該是多好。”

馬凡的話不多,聲音也不大,但是仿佛擲地有聲。在座的領導幾乎都在航空公司幹過,輪了一圈之後到了各自現在的崗位,确實馬凡說的沒有問題。他們需要學術研究來進一步推動自己的業務發展。現在也确實到了一個瓶頸期了,需要有更先進的理論來幫助他們。

“我說兩句吧。現在網上總在說,我們格局一定要打開,怎麼你們現在位置越坐越高,膽子越來越小了?我退一萬步講,我們什麼合作都沒有和華航大達成,但是你們不要華航大畢業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