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集團大樓,馬凡直接去了馮董的辦公室。
“老爺子,我回來了。”
“哎呦小馬可算回來了。小方過去了麼?”
“他到了我才走的。”
“行,出去這一趟,黑了,也壯了。我聽說你在那邊還弄了個沖出跑道的事兒?”
“對,沙塵暴,道面摩擦度不夠,飛機沖出去了。”
“非洋航空現在怎麼樣了?”
“我跟您老彙報一下吧,非洋現在的飛機利用率在93%左右,基本上沒有檢修窗口期,現在很多飛機的A檢和B檢都是利用晚上的時間做的,但是C檢和D檢根本沒有空閑時間做。我現在隻有一架A333的備機,但是這架飛機估計也快用上了。我在非洲的時候他們準備去和中東方面談一條航線下來。如果這條航線下來了。這架飛機也得飛出去了。
客運方面,D系列飛機平均客座率在98%,E145的客座率在96%,E190和E195的客座率在97.2%,A320的客座率是93%,A333的客座率稍微低一點,差不多90%左右,因為飛的都是洲際航線,大部分的剛需都是當地的華夏企業的工人輪換。
貨郵方面,我們和華夏郵政簽訂了合約之後,所有的A333的貨艙基本已經利用起來了,貨運收入我們估算可以完成今年集團下達的指标。
市場占有方面,在非洲目前我們機隊排名和市場排名已經在前五的水平了,除了一些老牌的非洲先進國家的航空公司随後就是我們了。”
“可以啊,你和小方這從籌辦到現在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做的還是非常不錯的了。沒想到你們這麼快就打開了局面,你們已經是邁出了非常堅實的一步了,
過年的時候,我們給有關部門的報告也好寫咯。怎麼樣,這次回來準備待多久?”
“倆仨月吧,跟老方我倆準備定期輪換,一個人待個兩三個月,國内國外的業務我們兩個都能有個互相的交接。”
“挺好的。這樣的話兩邊都不落下,家裡面也能照顧得到。你這也幹了一段時間了,有什麼想法麼?”
“老爺子,我想在要幾架飛機。”
“還要?你已經40架飛機了吧。比航空集團在國内的一些航空公司的飛機數量都多了。”
“但是國内的航空市場現在是多少家公司在飛啊,市場占有率沒有特别占大頭的,但是在非洲,咱們的市場占有率絕對是大頭。我現在真的是沒有空閑的飛機做替換了。檢修窗口都沒有,雖然是說非洲的民航局規定不像是咱們國内的那麼強制要求,但是既然我們是要按照華夏标準打造一家非洲标杆航空公司,我們沒辦法啊。”
“你想要多少?”
“各機型加起來,再來10架吧。兩架A333,三架E195,兩架E145,兩架D328,有這幾架我短期内應該能湊出來檢修窗口。”
“那你的人?”
“我到時候在招聘,再送到華夏來培訓。”
“嗯,問題應該不大,328應該洋航股份還有封存的,145你們公司應該也有吧。别的你在公司内部在劃拉劃拉。A333的話,不行你們從洋航租賃走租賃手續吧。這種幹線飛機,誰家都是寶貝疙瘩。不可能是再放給你的,之前那幾架你也是撿了漏才拿走的。”
“那行老爺子,有您這句話就行了,我回去就開始梳理這個東西趕緊啟封修複了。哦對,我還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想跟您溝通溝通。”
“什麼想法?”
“您看咱在國内的機場,所有的地服雖然是各航空公司自己幹自己的,但是整體來說都是有洋航的統一手冊統一流程。包括從服務流程,執行流程都是一緻的,我們非洋航空自己的地服也是用的這一套東西,所以我們自己的機場不擔心。但是飛出去之後這個事兒實在是沒辦法掌握了。
就比如說我這次沖出跑道,就是因為跑道的摩擦系數不夠。這個實際上是歸場務管的,但是在那片地方,哪有什麼專門的場務啊。所以我的構想是我們能不能專門在海外成立一個機場運營公司。機場該是誰的還是誰的,我們隻承接機場的運營工作,通過合同的形式,你是定額也好,還是說按照服務收費也好。我幹多少活,拿多少錢,通過标準化運營,讓我們的航班飛得更加安全。”
“你這個想法,在國際上都是一個很先進的想法啊,現在的機場,地服是地服,維修是維修,你專門弄一個機場運營。指的是那方面?”
“其實有點類似于是業主單位和物業公司的意思,隻不過在這個裡面,我們作為物業公司一方,承擔的任務更加的全面。甚至說從機場的運行、安全、消防我們都可以去做。”
“你有沒有考慮過這樣的話,需要多少專業人才,這每一個方面都是不同的專業啊。咱們洋航機場集團全拉出去可能都不夠啊。”
“所以洋航機場集團是不是可以轉變一下思路。我們不自己幹,收購。國外應該有很多的地服公司。我們先通過收購地服公司,然後在收購一些其他類别的公司,然後進行重組整合,形成一個專門的運營公司,再去和機場進行談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覺得這樣的話,機場的運營成本實際上是降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