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7頁)

  李嬸見我喜歡,更是高興,“胖點好,胖了生孩子才會順。”

  我和李嬸笑鬧着,陸斯年也下樓了,李嬸端上飯菜,也就開飯了。

  這一次,我克制着,沒有吃撐,也沒有吃多,八分飽的時候停下了筷子。

  李嬸瞅着我是覺得吃少了,還是往我碗裡夾菜,我不好拒絕的吃了幾口,可是後來的那些是真的吃不下去了。

  陸斯年在這時伸手過來,從我碗裡把菜夾走,送進自己嘴裡,“你去看會兒電視,等我吃我完了,我陪你下樓走走。”

  昨天遺憾沒做成的事情,今天竟然還有機會,我一聽,頓時就笑了。

  到了客廳,一打開電視播放的是陸斯年常看的财經頻道,正是晚間新聞時間,上面播出的恰恰是關于陸氏集團最近的新聞。

  周末平靜的過了兩天,可是該來的風暴還是在慢慢襲來。

  (在這裡解釋一下三天之約,陸斯年說的是工作日三天的意思。回來那天是周五,這兩天是周末,明天開始才算第一天哦。)

  财經節目的主持人圍繞着陸氏集團現階段的難題,洋洋灑灑的進行了十來分鐘介紹,總結一句話就是百年企業是否能經曆住新時代的挑戰。事情的起因隻是一個非常小的問題,卻像是一個無敵的黑洞,快速的擴張着,這個時代變遷和進步脫不了關系。與之相對應的,之前從美國開始的全球危機,何嘗不是開始于一件小事情。

  對于這些涉及經濟學和金融行業的專業知識,我懂得并不多,更多的偏重于對于節目所說内容的理解,可是到了節目末了,也并未給出任何答案,一句“請觀衆等待後續報道”便結束了。

  作為電視機前的看客,有種白白浪費了十來分鐘,最終什麼都沒獲得的氣憤感。

  我看的認真,就連陸斯年什麼時候走到了旁邊也沒注意。

  他無聲無息的站在我旁邊,在我擡頭看他時沉聲說道,“這種節目沒什麼好看的,現在的新聞媒體隻會做‘錦上添花’和‘雪上加霜’的事情,已經缺乏了基本的媒體素養了。”

  聽他這麼一說,我也不由得點了點頭,就拿之前我和白歡歡的事情,報刊媒體報道的全是虛假消息,做的根本就是“火上加油”的事情。

  “不看了,我們下樓去吧。”我一邊拿着遙控器,一邊站起身來,因為越來越大的肚子,動作已經稍顯遲緩。

  就在這個時候,原以為結束的财經節目突然又加播了一則新聞。

  從電視裡傳出女主持人的聲音,“本台記者在一個小時前采訪道了陸氏集團第二大持股人,也是陸氏集團曾經的創始人唐老先生,他對此事接受了本台記者的采訪,發表了看法。接下來請看畫面資料。”

  随着鏡頭的切換,一個比陸老夫人更加蒼老的老先生出現在畫面裡,模樣雖然年邁,可是從骨子裡偷出來的威嚴感,還是可以讓人噤若寒蟬。

  這位唐老先生,跟陸老夫人一樣也是江城商場的傳奇人物,陸氏集團能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其中他也有一部分功勞。在四十多年的奮鬥史中,他跟陸老夫人并肩同行,一路風風雨雨的走過來。再加上徐梧州并不怎麼抛頭露面,去世的也早,不少人都誤以為他才是陸老夫人的丈夫,兩人才會這麼多年不離不棄。

  唐老先生淡出衆人視線是在七年前,傳聞他當時做了一場大手術,手術失敗又引起了嚴重的并發症,身體大不如前,再也無法承擔繁重的工作,所以從陸氏集團辭職。

  但是他在陸氏集團工作的這些年間,陸老夫人的父親和陸老夫人都贈與他一定的股份,讓他穩坐公司第二大股東的位置,成為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而現在混亂的局面中,唐老先生更是許多中小股東的風向标,他所說的話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原本正要關掉電視的動作,也就這樣緩緩得停了下來,同時偷瞄着陸斯年。

  他也緊盯着電視屏幕,神情無比的認真。

  電視中,記者先進行了幾個無關緊要的問題,然後開始導入重點,提問唐老先生對陸氏集團這次事件的看法。

  唐老先生皺了皺眉,一開口就是一句無比沉重的“我非常不滿意”,之後他重複的表達了自己的憤怒。

  陸氏集團股票持續跌停,唐老先生的資産也在随之縮水,而他氣憤的并不僅僅隻是如此,而是自己花了一輩子心血奮鬥出來成果,怎麼會變成現在這樣。

  “我對陸氏集團的現有管理層人員的能力存在質疑,已經聯系其他股東,以最快速度召開股東大會,進行新一輪改選。”唐老先生對着鏡頭堅定地說道。

  記者緊接着問道,“唐老,總所周知陸氏集團大部分管理層,特别是高層,都是陸家的家族親屬,您是不是對此也有所不滿?”

  唐老先生并未回答這個問題,隻是用一種十分陰冷的眼神看了記者一眼,然後整個采訪就這樣突兀的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