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不會将這些想法跟任何人說,因為所有人都是“NPC”,他們隻會告訴高陽:你有這種想法很正常,這是木星病毒的主要後遺症,你需要時間慢慢走出來。
這讓高陽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電影,主角明明沒瘋,身邊人包括醫生卻一口咬定主角瘋了,主角越想證明自己沒瘋,就表現得越發瘋狂,最終主角如願以償被逼瘋送進了精神病院,這時身邊所有人都松了口氣,他們笑着說:他的病很快就會好起來。
醒來的前兩天,高陽一直躺在床上,從營養針過度到了進食流質食物。
第四天,高陽開始正常進食,并服用複合營養片。
最後三天,他在康複機械人的輔助下,漸漸恢複了行動能力,高陽倒是不讨厭康複機械人,他覺得自己像在駕駛高達。
這七天,高陽無法離開康複中心,樓房的所有窗戶都是智能屏,可以模拟出戶外的陽光和虛拟美景,晝夜交替,以假亂真。
除此之外,特定場合的智能屏還會投射全息影像廣告。
它們全是終焉公司的内部廣告,比如一樓大廳在播放的全球宣傳片。
先交代終焉公司的發展曆史,展示它雄厚的科技、資本、影響力和社會地位。
接着快速交代木星病毒的出現和蔓延,以及病毒對全人類造成的威脅和打擊。
這時,終焉公司便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現,它在大腦神經元、意識數據化、人工智能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從而研發出一整套治療手段。
其中最核心的技術,便是可将人的意識以數據形式上傳到神經元網絡,同時也可以将超級人工智能“菩提”轉化為無數的仿真意識,植入人類的大腦中。
菩提分裂出萬千“分身”,植入到每一個木星病毒患者的大腦中,它們會根據患者夢境中的世界生成不同形态,比如系統、外挂、作弊器、神器、寵物、導師等。
菩提會引導患者,盡全力幫每位患者抵達他們的“終焉”,從而将他們從深度昏迷中喚醒。
這一整套複雜的醫療技術,被稱為“終焉療法”。
終焉療法推行後,患者的蘇醒幾率從萬分之五提高到百分之一,整整高出20倍。
這給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希望,讓全人類看到戰勝木星病毒的曙光,終焉公司也一躍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科技公司。
目前,終焉公司與各國官方合作,在全世界建立了幾千個大大小小的救治康複中心,努力挽救更多生命,可即便如此,仍有四分之三的患者無法被救治,隻能送往普通醫院,或者在家中等待奇迹。
終焉公司将按照患者的患病時間進行公平排号,一旦進入救治中心,将獲得30天的免費救治。
30天内仍沒蘇醒的患者,後續存活率不超過1%,這時如果患者家人還是不肯放棄,可以繼續治療,但将收取相當昂貴的醫療費用,這也成為終焉公司的主要收入之一。
一方面公司的技術維護和持續研發離不開海量資金,一方面救治中心資源有限,想要延長資源的占用時間就得付出代價。
接着,宣傳片中開始着重展示公司的卓越戰果:成功喚醒的人數,治療手段的升級,“菩提”的疊代,對木星旅人重新融入社會的一系列幫助。
無論是音樂、畫面,演員們的笑臉和台詞,都無比地振奮人心、溫暖感人。
最後,由一個類似字母“β”和鏡像反轉的“β”組成的LOGO出現,它看上去像一扇寫意的門,正是終焉公司的标志。
接着,一個女人出現了。
她上了年紀,但保養有道,坐在輪椅上,穿月灰色的改良旗袍,披珍珠雲肩,頭發端莊地盤起,戴玳瑁眼鏡。
她面目慈善,朝着鏡頭微笑:“人生就是一段旅途,夢境不過是其中一站,準備好了,我們随時再出發。”
高陽當然“認識”這個女人,正是李某人。
“李夫人真厲害啊。”
正坐在大廳長椅上發呆的高陽聽到聲音,緩緩側目,他的專屬護士不知何時坐在了他身旁。
她二十幾歲,棕發圓臉,鄰家長相,穿着裁剪前衛,帶有科技質感的銀色護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