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1頁)

5

劑。

7

月10

日二診。自訴:上藥服後盜汗減少,腰酸尿澀微輕,餘無明顯變化。原方續服7

劑。7

月18

日三診。舌質紅減,苔薄稍潤,脈沉數稍緩。原方加龜甲15g,續服5

劑。7

月24

日四診。舌質、舌苔已近正常,津尚不足,脈沉數續緩。原方再服7

劑。

8

月3

日五診。盜汗已止多日,小腹及睾丸脹墜感等症基本消除,腰酸、陽痿複覺明顯。診其脈緩而無力,舌質、舌苔無明顯病象,乃腎氣不足之征也。治當補益肝腎,充填精血。方用益腎湯加減治之。處方:熟地黃24g,當歸15g,枸杞子24g,制首烏30g,杜仲15g,續斷15g,桑寄生15g,巴戟天24g,山茱萸24g,懷牛膝15g,鹿角膠15g(烊沖),補骨脂15g,烏藥9g,人參15g,核桃仁24g,7

劑。

8

月20

日六診。腰酸痛減輕,陽痿無明顯變化。原方加菟絲子24g,海馬9g,續服7

劑。

8

月30

日七診。腰已不痛,前症無反複,陽痿尚未痊愈。上方再加狗腎1付(制),鹿茸3g,龜甲9g,沉香3g,取7

劑,合研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g,日服3

次,溫開水送服。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