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15
日二診。上藥服後自感精神好,睡眠多,食欲食量未變,再5
天月經欲至。原方加砂仁9g,以醒脾和胃,續服7
劑。
4
月1
日三診。這次月經量增加,3
天半結束,食欲食量稍增。原方加熟地黃9g,增強補血之功,續服7
劑。
秋末随訪,經服中藥21
劑後月經正常,每次經行4
~5
天結束,量适中,經期前後無不适反應。
陳某,女,29
歲,已婚,農民。1993
年6
月5
日首診。平素月經正常,每月前後錯3
天左右,4
~5
天結束。月經欲潮時小腹微痛伴腰酸半天,餘無不适。僅這次月經應至未至,延遲已半月,小腹陣痛,口苦脅滿,心煩不甯。診脈沉澀,時見弦象,舌質暗,苔膩。問及生活習慣,曰:喜飲冷酒,常冷浴。
綜上所見,必是經血欲潮、血室正開之時,驟遇冷飲冷浴,寒邪直客下焦,血為寒凝,滞留血海,以緻閉經不行也。治宜溫經散寒,活血行瘀。方用溫經湯加減。處方:烏藥12g,莪術9g,肉桂9g,當歸12g,桃仁9g,青皮9g,益母草24g,川芎12g,紅花9g,牛膝9g,炮姜6g,炙甘草9g,2
劑。水煎,兌黃酒,空腹溫服,忌生冷3
個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