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若寒想要一統仙門百家,溫情卻隻想安安分分地做一名醫者,精進醫術,順便庇護族人。
不過,她的族人也大多沒什麼大志向,都隻想安分度日,……但他們沒想到的是,傾巢之下,焉有完卵。
仇恨會讓人失去理智,利益會讓人迷失心智,甚至放棄良知……再加上大部分人隻知人雲亦雲,盲目從衆……
即便是曾經在戰場上,溫情帶領族人救下不少人性命,無論溫氏之人還是仙門百家修士。
然而,當溫氏的旗幟倒塌,被清算的時候,卻沒人敢站出來為岐黃溫氏一脈說話。
曾經投靠溫氏的附屬家族可以重新擁護别的家族,但溫氏之人,卻是姓溫即罪,無論他們的手上,究竟有沒有染上過鮮血。
修真界有史以來最大的戰争,終究是叫仙門百家害怕,他們害怕溫氏東山再起,害怕被清算……
修士們在戰場上灑下的鮮血,也叫他們平等仇恨着每一個姓溫的人,失去理智。
……
岐黃一脈被囚困在窮奇道,當溫氏倒下,溫情溫甯淪為俘虜之時,溫情沒有想過要求人。
即便她曾經救過很多人,也從未相求過,她的驕傲不允許她哀求他人。
然而,當親弟弟被金子勳帶走,生死不知時,溫情慌了,她去求自己所能想到的人,求她救過的人……
然而,溫氏旗幟倒下,即便是受過恩惠的,也害怕會因此被打為叛黨,害怕與溫氏之人同罪。
沒人願意在此時染上一身污泥,此時的岐黃一脈,便是沼澤泥潭,誰沾上都得被染上一身腥,難以逃脫……
……
溫情求助無門,隻能隻身前往金麟台,順便想辦法。
而也是在這路上,金麟台下,她遇上了買酒的魏無羨,兩人擦肩而過,魏無羨沒有認出狼狽的溫情,溫情也在猶豫,是否要求助。
畢竟,在她心裡,雖然是她在魏無羨和江澄落難時收留了這二人,但卻也是溫氏滅了江家滿門,與江澄有着血海深仇。
即便她從前總覺得,溫家是溫家,自己隻是溫情,溫家所做的事與她跟弟弟無關,他們沒有參與那些事,沒有殺人,便不該成為被憎恨的對象。
然而,落難以後,他們的遭遇,所聽見的言語,還有當初在夷陵時,江澄仇恨的眼神……這些都叫她迷茫。
嚴格來說,溫情的恩,是對于江澄的。
然而,在滅門、父母之仇面前,江澄未必願意認,同時,溫情也知曉,在他們一脈淪為俘虜時,江澄也未曾說過話,這或許便算是一種默認。
而至于求助魏無羨,事實上,在溫情看來,他們或許算是有仇的,盡管當初是魏無羨相求,但說到底,魏無羨失去金丹也都是因為自己。
她是醫者,醫者父母心,然而為了驗證那份猜想,醫者都想追求更進一步……她到底是答應了那份換丹之術。
兩天一夜,魏無羨失去金丹,又被溫晁丢下亂葬崗,溫情是醫者,沒人比她更明白,魏無羨在那種情況下有多難活命。
而即便是僥幸活下來,又經曆了長時間的射日之争,魏無羨的身體恐怕已是樯橹之末。
然而,為了弟弟,
“……魏,魏無羨……”
她到底是試探性的叫住了人,而出乎意料的是,幾乎沒有多加請求,魏無羨聽完後,便果斷同意了這件事。
隻因為溫甯對魏無羨有恩,當初在蓮花塢時,溫甯在面對魏無羨的請求時,也沒有絲毫猶豫。
更不用說,還有後來夷陵收留之恩,幫助江澄換丹……這些在魏無羨眼裡,都是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