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1頁)

“姐姐……我……”

警幻見黛玉似乎要說什麼,連忙掩住了黛玉的嘴。

“妹妹,俗話說得好,‘天機不可洩露’。你若是心有所感,心裡暗暗記下就好。千萬記得,但是萬萬不可說。今日引你到這邊已是出格,你可懂得?”

黛玉此時稍稍緩過了神,呼吸也通暢了許多,可眼淚就怎麼都止不住了,仿佛都不受她本人控制一樣,直直地就往眼眶外沖。

見黛玉用力點了點頭,警幻便問:“既如此,那《紅樓夢》十二支曲,妹妹可還要聽過?”

黛玉扯扯嘴角展露一個苦笑:“警幻姐姐,謝謝你,但是不必了。該說的已經都說盡了,該懂的我也都懂了。妹妹在此謝過姐姐,隻是紅塵事未了,有些事情妹妹還是要完成的。”

“妹妹是要回去了嗎?”

“回去?是該回去了……”

黛玉冷笑了兩聲,兩眼一黑,暈了過去。

晨光熹微,朝陽金色的光輝跳躍在紫禁城的紅牆金瓦上,幾隻鴿子飛過萬裡無雲的上空。長街上一行宮女正匆匆走着,其中一個身着綠衣的被扇動翅膀的聲音引着擡起頭,眼睛裡流露出一種說不清的向往。直到另一個宮女喊了她的名字,她方才回頭,急忙跟上了隊伍。

黛玉悠悠醒轉,看着頭頂的床帳。那不過是最普通的床帳,接縫處的針腳還有些歪歪扭扭,和之前曾經在潇湘館的完全無法相較。

“小主醒了嗎?”是紫鵑撩開了帳子,“該起床梳洗去給皇後請安了。”

從延禧宮到景仁宮路程不遠,但是黛玉卻走得越發煩躁。

她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前世的自己,也無法在這樣的狀态下面對後宮的波詭雲谲。雖然是搭了甄嬛的順風車得了湯泉宮沐浴的賞賜,可遭後宮嫉恨就是實打實逃不過去了。

“喲,安答應今兒來的好早呀~”麗嫔的聲音在黛玉還未落座時候就響了起來。

“臣妾向皇後娘娘請罪。是臣妾懶怠了,今天醒時身體就覺得有些不适,故而走得慢了些。”黛玉忙拜下請罪,低頭在心裡翻了個白眼。

麗嫔,麗嫔,真是人如其名,人是美得很,可除了這張臉,什麼都沒有。連最基本的穿衣打扮都是錯漏百出,還天天在這裡叫嚣招搖,似乎從來沒有想過為什麼皇上覺得她美又不再寵幸她了。

“安答應年輕,睡得多些也正常,請安貴在有心,不打緊,快坐下吧。繪春,上茶。”皇後永遠是一副淡定安然的樣子,耳畔兩顆碩大的東珠在室内都流轉着細膩的光澤。

“嫔妾昨天聽說,皇上賞賜了菀姐姐不少好東西,連庫房都要放不下了。既然安姐姐和姐姐一樣,也被皇上賜了湯泉宮沐浴的恩典,安姐姐可得了什麼好東西,也好給咱們姐妹一起鑒賞鑒賞?”

餘莺兒瞪了瞪眼睛,小把頭上墜的銀墜子跟着她的腦袋擺動,唱昆曲的嗓子說起話來也是像鳥兒一般,滴溜溜得莺啼婉轉,卻試圖惡狠狠地字字錐心。

“餘妹妹說笑了,菀姐姐的好福氣我是自是比不上的。”

餘莺兒本來還以為黛玉會再說些什麼,誰知後面竟然連虛僞的客套都沒有多說一句。黛玉拿起了桌上的蓋碗吹了吹,撇去浮沫淺嘗了一口。

“皇後娘娘的茶好香,頗有凝神靜氣的味道。餘妹妹你要不要嘗嘗?”

餘莺兒有些疑惑,卻也飲了一口:“是娘娘常飲的君山銀針。”

“妹妹說的沒錯。都說君山銀針君山茶色味似龍井,葉微寬而綠過之。狀如唐朝詩人李白的名句‘白銀盤裡一青螺’。都說此茶三起三伏,像是仙子在雲霧中暢遊飛舞,這便是最接近仙境了。常飲此茶,定能纾解妹妹對皇上的相思之苦,也不負妹妹‘妙音娘子’的稱号。”

餘莺兒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不自覺又飲了幾口。

欣常在已經用帕子捂着嘴偷偷笑了起來,連敬嫔娘娘這樣端莊持重的人都快繃不住自己的笑意了。這哪兒是在介紹茶,明擺着就是在嘲笑餘莺兒沒文化。

“安姐姐說的不對,這句詩明明是出自劉禹錫的《望洞庭》,啟蒙時候先生都教過的。”

衆妃嫔擡眼,卻見是淳常在,一手抓着一塊牛乳軟糖,興高采烈地說着。

然後她話音一轉,帶了些疑惑:

“可餘姐姐都對的上皇上除夕夜中的詩句,怎會對不上這句呢?這可是最簡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