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姐姐!”是淳兒已經打扮好站在庭院裡了,迎着陽光揚着笑臉對着黛玉笑着。她因着之前受了一波罪,如今看來肚子和黛玉差不多大。
“玉姐姐,咱們快點去吧!聽說今天有可多好吃的了!”
黛玉扶着腰,在紫鵑的攙扶下,笑嘻嘻地邁過門檻:“說到吃,這滿宮裡可再沒有人比你更積極了。哪裡像個要當額娘的人呢?”
“等我肚子裡的這個出來,隻怕我也還是最積極的那個。到時候我還帶着姐姐肚子裡的小外甥一起吃,個個都吃得圓滾滾的才有福氣呢!”
兩人坐在軟轎上,吩咐挑了涼爽點的路去九洲清晏。今日宴請了多位王爺及其家眷,所以便把宴席擺在了這金碧大氣的九洲清晏殿。正殿正對着一汪湖水,絲竹之聲從湖上傳來,更添上了幾分雅緻與清新,坐在其中感覺既涼快又精緻。
黛玉不常出入養心殿,加之原主安陵容家世卑微,對于現在的朝堂之事更是不甚了解。甄嬛自小長在京中,自然耳濡目染知道得多些,便一一介紹給黛玉。
五爺恒親王,為人敦厚溫良,是先帝的嫡母孝惠皇太後博爾濟吉特氏撫養長大的。孝惠皇太後不通漢文,還是胤禛後來做了恒親王的漢文啟蒙老師。身邊坐着的是家境平庸的嫡福晉他塔喇氏。
十爺敦親王,生母是先帝的溫僖貴妃鈕祜祿氏,身份貴重。雖然當初支持允禩參與了九子奪嫡,可他本人的腦子實在不太靈光,私下裡得了個“草包老十”稱呼,胤禛便也想着網開一面放了他一馬。身邊坐着嫡福晉烏爾錦噶喇普郡王之女,阿霸垓博爾濟吉特氏。
十三爺怡親王,總理事務大臣,是胤禛的左膀右臂,文武雙全,深受胤禛信任,可以說是胤禛最喜愛的兄弟了。嫡福晉是尚書馬爾漢之女兆佳氏。
十七爺果郡王,生母是先帝的寵妃舒太妃,為人閑雲野鶴,放浪不羁,笛聲更是京中一絕。
二十一爺慎貝勒,和四阿哥五阿哥同年出生,如今還不過是個孩子。
甄嬛和黛玉正在說着悄悄話,就看到胤禛起身敬了敦親王一杯。想來是如今戰時吃緊,十三爺的腿傷一直不好,朝中能仰仗的王爺也就隻有敦親王,胤禛也不得不讨好一二。
但是敦親王也隻淡淡說了一句“多謝皇上”,說實話有些傲慢。可胤禛此時也确實是無可奈何,隻能把這委屈生生咽了下去。
“臣弟敬皇兄一杯!”十三爺撇了一眼十爺,舉着酒杯站起了身。“今日溫宜生辰,臣弟特意讓福晉準備了些小禮物,一會兒放在溫宜的抓周席上,給溫宜添個彩頭,還望皇兄不要嫌棄。”
“哪來的話!”有十三出面,胤禛覺得自己心情都好了很多,笑容都顯得真誠了些。“你能給溫宜準備的,那自然是最好的。不過你的腿傷一直不好,今日随意些,就不要多飲了。”說罷,便一飲而盡。
十三爺也沒有猶豫,直接仰面飲下了這杯:“這一杯是賀酒,臣弟合該滿飲。多謝皇兄記挂,臣弟心中有數,自會照顧好自身。”
胤禛笑着,目光掃視了一下殿内,突然發現殿中還有個空位:“這個老十七不知道又見到了什麼新鮮玩意不肯挪步,這個時候還不來。”
和十七爺同席的慎貝勒開了口:“皇兄,您是知道十七哥的,他是最随性自在的。”
“朕也看他逃席慣了,就由他吧。”
“也是皇兄總縱着他的性子,由着他胡鬧。要是早早給老十七指門親事,有個福晉管管,他也能早早收點心,哈哈哈!”
恒親王說罷,幾個王爺也都笑了起來。
“玉妹妹今日打扮得和往日不同,倒是别有一番韻味呢。
”齊妃上下打量着黛玉,口中稱贊着,“妹妹平時少用金飾,今兒倒更顯得端莊大方。”
今日雖說是慶溫宜公主周歲,但其實也是慶賀黛玉和淳兒有孕之喜。宮中許久沒有這樣的喜事,雖然按這兩人的位份不會坐在前面,大家也總會多看黛玉和淳兒兩眼。
“齊妃娘娘謬贊了,嫔妾不敢當。”
“聽聞玉姐姐有一支赤金如意和合簪,華貴耀眼,是為慶賀姐姐有孕,太後特意賞給姐姐的。怎的今日沒有戴上呢?”祺常在打着扇子,歪着頭兩眼亮晶晶地看着黛玉。
“是呢。聽聞這簪子太後珍視,貴重無比。和合二仙寓意多子多福,如意雙全,我也想好好見識一下。”曹貴人笑眯眯地接了話。
“這支簪子貴在是太後懷十四爺的時候戴過,可是個好兆頭呢。”華妃斜斜靠在椅子左邊的扶手上,許是想起了自己之前失掉的孩子,面上有些冷冷的。
“由此可見,太後是多盼着肚子裡的孩子。我也好想知道,是多俊的一個阿哥呢。”曹貴人仿佛是自己得了賞一樣開心,嘴上也甜的像是抹了蜜。
坐在前面的齊妃臉上卻是浮現了幾分不耐煩的神色。
“太後賞賜的簪子太貴重,我現在實在承受不起。我敬重太後的心意,每日祝禱和合二仙,讓我和歡貴人可以順利生下孩子。”黛玉悄悄瞟了一眼胤禛,見他面色如常,看不出有什麼特别的地方,輕輕舒了一口氣。“何況哪裡就是個阿哥了呢?若是個公主,和溫宜一樣可愛,那就是最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