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完,她也沒放在心裡,繼續寫了其他的。
這批文件要的急,程月甯寫完,程長冬放學就蹬着自行車去了書店。
一天後,楊修業就收到了程月甯的稿件,交給下面校對員審核。
校對員走進楊修業的辦公室,“楊主任,你來看程同志這份翻譯稿。”
楊修業湊過去,“怎麼了?”
“是這樣的,程同志這份翻譯稿件有一組詞翻譯錯了,翻譯稿件準确率就不足90,就不合格,您看”
楊修業本來就因為程月甯的能力,對她青睐有佳,加上,知道她是程營的妹妹,對她更是愛護。
所以校對員拿不準,該怎麼處理這件事。
楊修業也很意外,連忙去看。
程月甯的準确率一直很高,這還是第一次翻譯錯誤這麼多的。
楊修業仔細比對着原文,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詞,絕對不是翻譯有誤的問題。
他有種強烈的感覺,程月甯的修改并非錯誤,更可能的是——改進!
他的心狠狠一跳,旋即他覺得不可能,程月甯一個小姑娘,怎麼可能做到改進國外的研究報告?
但心裡的這種預感越來越強烈!
他不敢怠慢,立刻将情況整理成報告,連同稿件一起,特别标注後上報給相關部門。
他特意用了與其他文件不同的文件夾,并在報告中強調了這處修改可能存在的重大意義。
然而,報告如同石沉大海。
上面似乎并沒有對這份來自小地方的譯者修改過的稿件給予足夠的重視。程月甯翻譯的那些稿件,被随意地堆放在了文件處理室的角落。
楊修業心裡着急,他一連催了好幾天。
每次得到的回複都是千篇一律的“正在處理,請等待結果”。
楊修業等不急,決定親自去省城一趟。
省城翻譯處的辦公室裡,楊修業說明來意後,接待他的工作人員衛國東有些不耐煩。
“每天收到的稿子那麼多,你說的那份誰記得放哪了?找一份稿子如同大海撈針,你先等着吧。”
楊修業被這敷衍的态度氣得心頭火起,但還是壓着性子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