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可可也不打擾她,蹲在小床邊,靜靜看着她柔軟的小臉出神。
剛剛林深和她聊了好多以前的事,勾起了她不少的回憶——
她和林深是在大學時候認識的,林深是她學長。
那年新生報道,林深幫她搬行李。
鹿可可很單純,簡單的幫忙就讓她對林深産生了好感。
這樣的單純源自于她的家庭。
她的家庭并不幸福,從記事起,她的父母就一直在吵。
年幼的她躲在房間裡。
隔着一扇門,外面是父母無休止的争吵。
裡面是她捂着耳朵偷偷哭。
每次她都緊閉雙眼,希望這是一場噩夢,明早醒來的時候,一切都能恢複如初。
然而沒有。
隔天醒來,她把門打開,外面總是滿地狼藉。
她很羨慕别的小朋友能和爸爸媽媽開心的手牽手,那樣的日子她一天也沒擁有過。
這樣的悲劇讓她極度渴望愛。
别人隻要稍微對她有一點點好,她都會牢牢記挂在心裡,加倍償還,生怕對不起别人。
原生家庭的不幸福,在她内心深處催生出一種近乎狂熱的追求——
她想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庭。
在那個天真爛漫的年紀,别的小朋友都還夢想着成為科學家或者大老闆的時候,她就與衆不同的想成為一個好妻子,好媽媽。
父母的争吵伴随了她整個童年。
窒息的家庭氛圍快要把她逼瘋。
後來她開始偷偷懲罰自己,以主動尋求疼痛的方式來緩解負面情緒。
她确實得到了短暫喘息的機會,卻也因此對疼痛産生了不該有的病态瘾勁。
直到手臂上的傷痕被父母發現,他們又因此大吵一架。
争吵持續升級,沒有任何消退迹象,他們把孩子之所以會變成這樣全都怪罪到對方頭上,各種惡毒的話語層出不窮。
吵着吵着,又開始翻出舊賬,争吵逐漸變得與孩子無關。
忘記了是誰先開始砸東西。
摔碎碗碟,砸爛家具,哭泣的嘶吼,憤怒的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