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3頁)

“這儲君之位若按照兄終弟及的原則,怎麼也不該傳給那朱允炆或者朱允熥。”

“二哥三哥,皆性情殘暴,論能力他們皆不如我,論文治,我治理的藩地也遠遠強于他們。”

“我看着這群人在奪嫡,我心中急啊,也想參與到其中。”

朱棣心情很是不爽!

特别是今日上完朝後。

他看着朱允炆和朱允熥,更是來氣。

兩個孫子輩的,奪上嫡了!

這儲君之位,輪得到你們嗎?

自古以來,就沒聽說過皇位會傳給孫子的。

眼下大哥死了。

就算奪嫡,也該是他們這些藩王互相間争奪,何時輪到你們兩個孫子輩分的天天在朝堂上又蹦又跳的?

在朱棣看來。

這儲君之位,很明顯将是他的。

首先皇位傳承本就有着兄終弟及的原則,那麼朱允熥和朱允炆都不合适。

其次,他雖然排行老四,可品行能力方面都強于二哥秦王朱慡、三哥秦王朱棡。

他如何不能獲得儲君之位?

讓他心急的原因也很簡單,現在朱允熥表現的越來越不錯了,若是父皇真的将他立為皇太孫的話,一切就都晚了。

這朱允炆也是個廢物。

這種奪嫡之戰,竟然處處被朱允熥壓着打,不但自身沒有什麼能力,其背後的文官們也拿不出來辦法來,導緻奪嫡之戰一邊倒的局勢。

若是朱允炆和朱允熥雙方始終保持一個僵持的狀态,那對于他而言才是最好的,因為雙方越争,就代表着他們的弱點暴露的越多,未來也就越容易被擊潰。

可現在這幅情況,他感覺朱允炆可能已經支撐不了多久了!

姚廣孝,是洪武十五年跟在他身邊的。

那一年。

他的大侄子,大明朝的皇嫡長孫朱雄英薨了。

沒過多久,母後也薨了。

各地藩王來到京城奔喪,父皇命令全國各地召集高僧前來共誦佛法,并且給他們每一位藩王安排了一位高僧,也就是那個時候,姚廣孝跟在了他的身邊。

當時,朱棣記得清楚。

姚廣孝和他密談時,言道:‘王上加白,其字為皇,此天命也。’

這番話語中,潛在的含義為:在‘王’字上加一個‘白’字,便組成‘皇’字,暗示他有皇帝之命。

當時的他根本不敢想,自己能擁有皇帝之命,因為大哥的地位太穩固了,根本無人能夠撼動,文武百官皆敬重大哥,他們這群藩王也臣服于大哥,父皇更是把大哥朱标視為唯一皇位繼承人,他怎麼可能擁有皇帝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