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1頁)

“你對晉王想要造船之事,有看法?”

朱元璋察覺到了朱允熥的臉色,不由問道。

聞言。

朱允熥并未隐瞞自己的想法。

“三叔參與造船,絕非表象所看那麼簡單。”

“造船事大,可能制造戰船時間并不需要多久,但若是制造成功,後續監督其他船舶制造等等,所需時間甚大,朝廷也需三叔長時間負責造船之事,這就代表着三叔以藩王之身,能長時間久留京城。”

“這也意味着,他距離皇儲的位置更近。”

“倭國使者請求我大明朝賜下船舶制造技術,三叔此舉為國為民,若能制造成功更能顯示出我昭昭大明天國上朝之威,此意在向群臣表現其的能力,也是在皇爺爺面前表現。”

“孫兒認為,三叔有參與奪嫡之心。”

朱元璋沒有藏着掖着,三叔晉王朱棡此舉就是為了奪嫡,他能看出來,皇爺爺朱元璋也能看出來,若是這個時候扯些其他東西回應,反而顯得他虛浮了。

“是不是,誰想為朝廷做些什麼,在你眼裡都是奪嫡?”

朱元璋忽然眼珠子瞪了起來。

再度質問朱允熥道。

皇爺爺朱元璋的這番态度,在朱允熥的意料之外,但又屬于情理之中,這完全是把自己這個孫子當成倭國人整了,動不動就擺出那副對待臣子乾綱獨斷、君主之威的架勢。

此舉除了想要吓吓自己外,也是在考驗他。

看看他究竟會不會因為外在的壓力,而改變自己的想法,甚至說出心口不一的話。

“并非如此。”

朱允熥搖頭道,他随即舉了一個例子。

“倘若五叔提出造船的話,那在孫兒眼中,五叔就是純粹為朝廷考慮,沒有半分争奪儲君的想法。”

“可二叔、三叔、四叔若是提出造船的話,那麼就勢必存在着奪嫡之心。”

朱允熥有些想給朱元璋推演一下大明朝的未來,比如所謂的奉天靖難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