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煉兩年吧。
朱棡自從踏入到奪嫡之中這一戰以來,始終認為他的對手是秦王朱慡、燕王朱棣,而不是兩個毛頭小子。
同時,也是因為此次帶來拉馬大師來到京城,無心插柳柳成蔭,正好讓這位大師派上了用場,這不得不讓晉王朱棡認為,他有天命在身。
這,就是天命的象征啊!
上天想讓他當皇帝。
他也注定,能成為儲君,并且在此次奪嫡之戰中獲勝!
“晉王殿下,我這裡有能克制鷹船的戰船。”
“使用連環火船,再加上沙船戰術組合,将能徹底克制鷹船,就算兩位皇孫殿下改良後的鷹船再強,也将會被擊潰。”
拉馬大師雖然已經來到中原數年了,但中原語言依舊比較生澀,不在流利。
好在晉王朱棡,是能聽懂的。
“哦?給本王講講,何為連環火船,何為沙船戰術?”
“為何,它們組合起來,就能克制鷹船?”
朱棡雖然不太懂戰船技術,但卻對其還感興趣,他本身就是鎮守邊塞的藩王,對于戰船這種海上作戰武器,自然天生喜歡。
見晉王讓自己講,拉瑪大師随即便言的:
“大明朝的鷹船,其緻命弱點,就是機動性不足。”
“鷹船作為重裝甲沖角船,其長寬比太過于懸殊,導緻轉向半徑過大,必須直線加速才能發揮沖角威力,若是在狹窄水域如長江支流或太湖地區,這種笨重的特性使其難以靈活調頭,再加上其防火能力薄弱,木鋼混合結構的接縫處使用魚膠粘合,在高溫環境下容易開裂;同時艙内儲存的火藥一旦被引燃,極易引發連鎖爆炸。”
“其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遠程火力欠缺,大明朝的鷹船僅配備二至4四門碗口铳,有效射程不超過五十步,必須抵近目标才能發揮火力優勢。”
兩句話。
就讓朱棡見識到了拉瑪大師的能力,這堪稱是洞若觀火了,他記得拉瑪大師僅僅是見過一兩次鷹船,就能看出來其的諸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