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1頁)

所以才特意讓他自己想辦法花錢修建吳王府。

怎麼,今日就在朝會上宣布了?

這不對勁啊!

難道說,是他誤會皇爺爺了,還是因為其他的原因?

朱允熥并沒有多想,他和文武百官一同起身。

這個時候,奉天殿内寂靜無聲,很多官員臉色嘩然大變,怎麼朱允熥忽然被封為吳王了?

天啊!

這代表着什麼,他們太清楚了。

朱允熥是正了八經的皇家嫡系,其父朱标、其母常氏的出身,都代表着朱允熥的法統地位,封其為吳王,就是在強到朱允熥的地位。

而封地選擇杭州的政治意義,則是杭州是江南經濟中心,暗示朱元璋對其寄予厚望,同時制衡其他藩王。

朱允炆此時更加心緒複雜,他感覺天都塌了,怎麼皇爺爺突然封朱允熥為吳王了?皇爺爺這是要做什麼?

朱允熥作為朱标嫡次子,若封吳王,掌管江南富庶之地,這意味着皇爺爺可能有意平衡皇位繼承體系,防止自己獨大,甚至可能已經偏袒朱允熥,想立其為皇太孫了。

是祖父對自己的信任産生動搖了嗎?

還是朱允熥母族為常遇春家族,政治資本太過于雄厚了?

除了朱允炆外,背後支持朱允炆的文官們,此時更是一個個心緒激蕩。

陛下,這是準備立朱允熥為皇太孫了嗎?不然的話為何要封其為吳王?

至于秦王、晉王、燕王等人,臉色更是無比的陰沉。

真的若是讓朱允熥繼續這麼下去,那麼這皇儲的位置可能真的被他小子給奪走了。

不行。

絕對不能讓朱允熥在這樣得意下去了。

既然已經選擇進入到這奪嫡之戰中,就不能在留手了,必須要全力出手,這條路沒有任何的後退可言,更沒有所謂的中途退出!

朝會,很快就結束了。

朱允熥這邊,有些莫名其妙,他不知道為何皇爺爺突然就決定給自己封吳王了,他本來準備是去乾清宮問問皇爺爺朱元璋的,可卻見到内侍官腳步匆匆而來。

原來,這内侍官是來教導他禮儀的。

大明朝封王可不是僅僅一封诏書就完事了,後續還有着諸多流程,而禮儀至上的這個時代,這些流程是必須要走的。

而他這裡,還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流程。

因為正常而言,是先确定封王,然後再讓他走流程的,可現在是朱元璋直接在奉天殿上下達聖旨了,然後在走流程,這就相當于補一個封王大典。

具體流程分為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