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了它?”
“對,餘先生覺得不妥嗎?”
“也是,握不住的沙,不如揚了它。”
得到餘閑認可的朱棣,高興得像個孩子,開始侃侃而談:“想我大明水師,在東海坐擁上千艦隊,要絞殺倭國不是不行!”
朱棣剛才被稱作“可能垮掉的一代”,頗感不滿,但還是瞬間捕捉到了重點。
所謂“臣服”,就是不打不服。
要讓倭國那群小崽子,保證永遠翻不起浪,還得是重拳出擊。
況且父皇曾言,倭國說一套做一套,本就是小人格局。
他想拜師的心情尚未熄滅,也想在餘先生面前秀點知識面。
誰知,餘閑搖頭淺笑,并未愕然。
這位小兄弟說話真爽快。
倭國既然不忠,為何要留着呢?
此時此刻。
隔壁也是持統一意見。
朱元璋目中透露點滴認可。
“老四莽是莽了點,倒怪不了他。
小倭子兩面三刀在先,跟朕承諾過阻止賊寇騷擾大明的,結果轉頭又變了。”
朱元璋想起這事就一把火。
如果真如餘閑說得那般,斷不能養虎為患。
“老大,你怎麼看?”
聽到詢問,朱标擡起頭,停下毛筆答道:“若能斬草除根,拔除倭國騷擾大明的勢力當然是好”
朱元璋低聲說:“但是什麼?”
朱标稍加思索,頂着壓力道:“我朝水師誠然強,但架不住大明海岸線一天比一天長啊!
要守住沿海各要沖之地,要攻守兼備,要對倭寇在遠海攔截,更要近海防禦!
縱然嚴防死守,人力還是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