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用的。”餘閑知道對方不死心,又補充了一句。
“能讓大明滅國的,乃百年之後的事。
就算是你的孫子,也活不到那時候。”
生前哪管身後事,即便有法子,也難制約後人。
朱棣不接話了,隻是沉默半晌。
他猛地呵道:“吾輩不管成功與否,就問能不能做,不能做也要硬做!”
“在下”朱棣正了正色,深深鞠了一躬。
“但求先生指條明路!”
聽老四執着的語氣,隔壁朱元璋臉色稍稍緩和了幾分。
感覺老四的言行其實乖張,但遇上原則問題,那股子不服輸的勁就出來了。
要不是親眼見證,他絕不相信老四會輕易彎腰。
“一個皇子,給将死之人鞠躬,他也不嫌掉價。”
“這些為國為民的話,咱天天念叨,這臭小子可曾聽進去一句?現在想起建功立業了?”
“該!”
聽朱元璋罵得越多,就知道老父親恨鐵不成鋼之心越重。
朱标笑了笑,父皇還是這麼嘴硬。
有餘閑教導,想必四弟遲早回歸正途。
這邊,朱家父子态度剛有所緩和。
一旁,餘閑根據朱棣強硬的語氣,很明顯對這個年輕人有所改觀。
面對豪言壯語,滄桑過的中年人會感到無語繼而抨擊。
而同為青年人面對時,往往會心一笑。
“其實你也不必這樣,辦法總比困難多。”
“隻是,即便以你家的權勢,或許碰就是一個死。”
“算了算了”
餘閑話音剛落,朱棣便迫不及待搶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