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劉伯溫心如槁木,聽了這話不禁愕然,或許轉機就在他一念之間?
“請陛下三思,楊憲族人也是其罪當誅啊!”
李善長果斷反對,他好不容易抓着浙東派的錯處,豈容餘閑成為落網之魚。
唯有殺雞儆猴,才能狠狠挫傷對面一派的士氣。
誰敢與淮西派争權力,就得先想想家人,皆會步入楊憲族人的後塵。
“都不必再争!”
忽然,朱元璋不容置疑的阻止,又對劉伯溫說:“還想再推三阻四麼?”
劉伯溫若有所思,蒼老的面容越發肅然。
不管保不保此人,李善長橫豎都要找麻煩。
而楊憲犯錯再大,說到底也曾是個夢想治國平天下的赤誠儒生。
楊憲族人本無罪,倘若自己再坐視不理,實在有違文人風骨。
劉伯溫定了定,渾然不理李善長灼熱的視線。
“回禀陛下,臣先前不說,正是擔憂有韓國公之論。”
“平常人觀天象,隻觀其表,不究其根本。”
“而這份記錄”
劉伯溫雙手捧起紙張,眼神堅定地看向前方。
“已然撕開大明的遮羞布,僥幸某些裝睡的人。”
“再想粉飾太平,晚了!”
一時間,滿座寂靜。
李善長聽後,沒想到對方竟自亂陣腳,拿着一卷瘋言瘋語奉為真理。
這跟自斷臂膀有何區别?!!
朱元璋知道兩虎相争,另一方肯定坐不住了,看向李善長。
“李先生,你好像有很多話想說?”
思考對策的李善長心中默念:“隻要能把對面置于死地,我都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