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天氣!因為奪利!因為搶地!”
餘閑點點頭,又搖搖頭。
“說對一部分,又沒完全對。”
“鞑子與大明作對的另一層原因,是他們與我們,自古就是對立面!”
“秦皇掃六國前,戰國七雄動辄刀刃相見,從不把異國當本國。
漢武阻擊匈奴前,異族頻頻南下,屠戮中原百姓。
後來又如何?”
朱棣試着推論:“後來七雄變一國,匈奴也被後代君王漸漸歸化。”
“沒錯。”
“隻有融為一族,才斷絕了後患。”
“秦、漢、唐當年定下的北境線還不夠北!”
“大明要向前,再向前。,奪下一塊塊草地,拿下一座座城池。”
“直到,天下歸一!”
夢想固然重要,執行也是難題。
“遙想秦始皇當年,屯田囤地,先保證大後方的穩定。”
“因此大明進攻前,務必審視現有良田,确定四季糧草供應的數量和補給量。”
“否則盲目擴張,容易引火燒身。”
聽着餘閑從一個小點鋪至全局,甚至為大明想到了将來千百年的疆域勢力。
朱棣越聽越佩服。
他平日最愛研究沙盤、軍事策略。
怎能不知糧草的重要性。
“先生的意思我明白,就是要仿照漢初,休養生息數十年。”
“等糧倉富起來了,拳頭硬起來了,再考慮大規模出征。”
“隻是等那時候,恐怕我已白發蒼蒼”
朱棣生平酷愛快意恩仇,想到有生之年不能報國,眼神就暗了下去。
“去他奶奶的,我要等五六十年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