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尚未穩固,舊土還沒完全收回,各地叛亂屢禁不止。
這時候殺老臣,必将人心不穩、滿朝動亂!”
“淮西那群老東西,有點小心思,但也隻是小心思。”
“現在,咱還需要他們。兒啊,你也會需要他們的。”
朱元璋的遲疑與平衡,在朱标眼中無所遁形。
餘閑身份特殊,又處于風口浪尖,此時出獄等于羊如狼群。
朝廷的本質不是以命換命,不是快意恩仇,而是平衡!皇帝通過臣子穩坐江山,臣子通過皇子竭盡全力。
沒了忠心耿耿的老臣,再牛的皇帝就是紙老虎空架子!
他自诩滿腹文章,缺的就是這點平衡術。
“兒臣明白了。”
朱元璋看着兒子這麼誠懇,索性再教他一些。
“餘閑這人,咱願意稱他一聲先生,那是因為他确實教得好。”
“标兒,你口口聲聲說老四長進了,你卻沒長進啊。”
聽着父皇欲言又止,朱标感到萬分慚愧。
“兒臣的确還需要磨練。”
所幸朱元璋對老大一向寬厚,即使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也願意多給機會。
朱元璋随手指了指旁邊的座位:“罷了,過來坐下,替咱寫點字。”
朱标頓時歡天喜地,立馬就坐:“寫什麼?”
朱元璋緩緩說來,隻見朱标表情逐漸玩味,手下筆鋒愈發果斷。
随着一次次鐘聲,回蕩于皇宮上方。
太監站在午門前,奮力揮動長鞭。
啪聲清脆,如巴掌聲響徹耳邊,催着文武百官向奉天大殿徐徐靠近。
上朝時刻已到,衆人朝着同一方向叩拜。
随後朱元璋冷冷看着衆人,忽然沉聲道:
“咱最近不知怎麼了,總有高人入夢,暢聊大明的明日。”
“那高人說,大明,無千年基業,甚至重蹈前朝舊路!”
文武百官紛紛擡頭,視線望了上去,便看到朱元璋神色肅穆,正死死盯着衆人,身邊站着神色憂懼的太子朱标
啥夢能把當朝皇帝和太子吓成這樣?
“高人還說,大明将面臨冰雪覆地,糧食歉收,老百姓們不僅填不飽肚子,還将死無葬身之所。
蠻子更是可惡,趁虛而入不說,叩響我京城大門,屠戮我大明兒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