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1頁)

朱标又怎麼不知道父皇給他出難題,其實是有意重用。

李善長需要打壓,但不能完全舍棄,否則對大明不利。

加上他性格又和善,天生就适合做老朱的捧哏。

“兒臣受教了,但還有一事不明,餘先生就這麼不明不白,成為淮西諸臣的眼中釘、肉中刺,這可不太妙。”

朱标本想招餘閑入朝,結果局面還沒開始,就給餘閑樹敵不少。

縱使餘閑有虛空淩雲的萬丈才,到了朝中,也難以實戰。

見狀,朱元璋暢快一笑:“也就是你,咱可放心大膽的說。”

“咱今天召早朝,表面上以訓斥淮西人為主,實際上對餘閑,也有視察。”

朱标越聽越糊塗:“視察?難道餘先生還不配?”

朱元璋神情認真起來:“餘閑身份敏感不假,能力、見識也夠真。”

“可是道理上咱不該用他,至于情理上,他實在讓人難舍呀。”

“要是他挺過去了,正好入朝為官,露臉機會順理成章得多了。”

“要是挺不過去,咱也不為難他。”

瞬間,朱标高興萬分,很熱情地湊上前:“父皇明察一切,蕩平天下奸邪,重用德才兼備的人,兒臣遠遠不及!”

一番話語,讓朱元璋心花怒放,不愧是最懂他的兒子。

“在這裡咱也要批評你,别再公開維護餘閑。

當朝太子怎能太偏心?這是惹禦史非議的行為!”

朱标虛心接受了批評,又問道具體怎麼操作。

朱元璋結合自身經驗,舉起一根手指:“借用餘閑的話,做事情要講究以德服人,以理動人。

今早朝的時候,是展現新策的好時機,允許臣子們抛磚引玉,再挑起情緒對立,占據道德高點,把人心牢牢掌握在手裡。

好戲結束後,不要急于清算,應該給人點心理準備,讓人們猜,讓人們怕,讓人們服。”

朱标都是張大嘴聽的,這意思就是,給一個巴掌,再給一個棗?

“那父皇,餘閑的考驗就是這樣的嗎?”

聽到此處,朱元璋閉口不語。

他再信任,也知道老大跟老四情誼深厚,再透露保準看不了好戲。

“你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