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關心嗎?他們一點兒都不關心!”
“頂多是當個茶餘飯後的閑談罷了。”
“他們關心的不是朝廷殺了多少貪官。也不是征戰收複了多少土地,他們在乎的是切切實實的福利。”
“就像是陛下做的那幾個政策,死了之後有地方安葬以及各種一旦生活困苦了之後會得到的福利和幫助。”
“這對于一些極為艱難和正好困苦到那種程度的人來說,确實是極好的福利。”
“但更多的還是處在中等階層,大量的活又活不好,死又不至于死的百姓。”
“對于他們來說,他們需要的是一些沒有困難,沒有極端環境也可以到手的福利。”
見朱棣似懂非懂,餘閑決定換一個方式跟他講。
“打個比方。”
“朝廷揪出了一個幾十萬兩銀子的貪官,将他的罪行告知于衆,然後拉到菜市口砍頭。”
“百姓們看到這種狗官人頭落地,那自然是痛快的,但也就僅限這麼一會痛快了。”
“精神上的痛快能當飯吃嗎?能當水喝嗎?痛快完了,回到家還是得面對家裡的雞零狗碎和愁苦。”
聽到這裡,一牆之隔的朱元璋一拍大腿,終于是意識到這問題的症結所在了。
怪不得他以往發自内心的為百姓辦了那麼多的事,反響也就那樣,原來問題是出到這裡了!
朱元璋換位思考了一下,越想越覺得餘先生當真是聰明呀!
自己以往頒布政策的時候也會換位思考,但卻不會想的這麼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