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第1頁)

此時另一邊,朱棣和餘閑的交談還在繼續。

在被餘閑那般通俗易懂的擺出例子講解之後,朱棣也明白了!

“您說的對,如今的老百姓還未曾得到實際的利益,所以他們自然不會對朝廷産生什麼感情。”

“對于老百姓來說,頭上的皇帝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政策對他們是否友好。”

餘閑搖晃着手中的杯子,“确實如此。”

“百姓們想要的其實也都很簡單,隻要吃飽穿暖,若是家中再有餘糧,可以使他們富富裕裕的養活下一代就好了。”

“他們不需要有多少的錢,有多大的權,他們隻想過好這一生,但偏偏就是這麼簡單的要求,百姓也極難做到。”

“隻要有一個皇帝能把這一切捧到百姓手中,那麼無需多言,百姓自然會不約而同的簇擁着這樣的皇帝。”

“他們根本不希望這樣的好日子散去,自然也會發自内心的希望給他們這等好處的皇帝長長久久的活下去。”

朱棣感慨的點點頭,“可不是麼可偏偏就是這麼簡單的要求,做起來怎麼就這麼難!”

“連這些基礎物質都給予不了百姓,怪不得以往的朝代一個緊跟着一個崩塌!”

“若大明也做不到令百姓富足的話,恐怕也會緊跟着曆史上的那些朝代而死去。”

餘閑看向朱迪的目光帶着幾分欣賞,“不錯嘛小子,一通百通,你也終于不再是死記硬背的學了。”

往日裡被餘閑這麼一誇,朱棣總會露出幾分控制不住的興奮,但今日也隻是勉強的笑了笑,看起來也沒有太高興。

餘閑無奈失笑,知道他還在發愁着大明的未來。

畢竟自己接二連三的給他扔過去了那麼多難題,卻未告知解決之法,他發愁是正常的。

“來,我直接将答案告訴你。”

“實際上,答案我已經在之前給你提點過了,可惜那時候你腦子還不太靈光,隻會死記硬背,恐怕現在也忘得差不多了。”

朱棣一愣,開始瘋狂回想之前講的課業。

可餘先生講的内容實在是太多了,他一時之間還真不确定是哪一課能解這次的難題!

餘閑點了點桌面,叫回了他飛遠了的思緒,“國運論第二卷的末尾總結我提到過,想起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