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第2頁)

首先,雖說餘先生完勝劉伯溫,将他徹底打服了,但是劉伯溫本身的自傲還是在的。

他肯定不願意敗在朱元璋兩個兒子手裡,那對劉伯溫來說,才是真的不能接受。

所以他必須要搶占先機,做第一個回答者。

而且依着這老狐狸的想法,恐怕還有第二層緣由,那便是若是由太子或朱棣先做答,起碼會排除一些答案。

若是那答案與他的想法相撞的話,那他再來回答,未免就有幾分拾人牙慧之意了,再去想新的想法又不現實。

所以率先回答是最好的辦法,無論是對是錯,無論他是否真的想出來答案,哪怕答案是錯的,他也得先站起來硬着頭皮回。

“回禀陛下,微臣覺得餘先生既然給了農稅的提示,就說明他對于目前我們大明的農稅制度是不贊同的。”

整理了一下思緒,劉伯溫接着道,“餘先生也曾提過,老百姓們的要求并不高,隻需豐衣足食便能使他們平靜下來。”

“所以微臣根據這個題面想了想,确實是想到了一些有關農稅上的不公平之處。”

朱元璋挑了挑眉,“哦?洗耳恭聽先生高見。”

“高見不敢當,隻是微臣的一點拙見罷了。”

劉伯溫謙虛了一聲,接着道,“如今大明的農田大緻可以分為兩種,便是官田和私田。”

“官田也是田,需要有人種才可以生長出糧食。”

“而官員又不是靠種地吃飯的,隻有極少一部分會讓自己家中奴仆種植,大部分還是會将官田租出去,吸引來農戶耕種。”

“可是耕種官田的人既需要交租,還需要交稅,負擔不小。與之相比之下,私有的民田卻隻用繳納一點點田賦。”

朱元璋臉上的笑意消失,他已經猜出來劉伯溫後面要說什麼了。

果然,哪怕看到當今陛下如此難看的臉色,劉伯溫的話語依舊未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