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閑深以為然的點點頭,“你能想到這裡,我很欣慰。”
“确實如此,不流血很難達到目的。”
“但是該讓他們怎麼流血,怎麼動刀才能更溫柔,更不被抵抗這就得好好想想了。”
餘閑摸了摸下巴,“而這其中最适合動刀并且最不容易遭到反抗的便是洪武帝。”
“因為改革變法不單單要流血,同樣也要承擔起後世罵名,所以,我才會說最适合動手的是洪武帝。”
朱棣以拳抵掌,恍然大悟,“對對對,您說的太對了!就得當今陛下!就他臉皮厚,他一點兒都不怕挨罵!”
一牆之隔的朱元璋血壓蹭的一下就上去了,這小兔崽子還準備在餘先生面前說多少他的壞話才甘心呀!
餘閑雙手撐到背後,懶洋洋的支撐着自己的身體,看向朱棣。
“不過事情也沒我們說的這麼簡單,改革變法可不是過家家酒,如此輕易便能成的。”
“縱觀曆史,你應該能看出來,變法者大多沒什麼好下場,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不得善終。”
“失敗了便背負千古罵名,後世提起來也要嘲諷兩句,成功了也不容于世,必然身首異處。”
“尤其是作為一個皇帝,他雖沒有身首異處的風險,但是作為任用變法者的皇帝。也是會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成功了倒也還好,但若失敗了,那便會登上這皇帝排行榜中的恥辱柱。”
“你覺得洪武帝得膽子多大,臉皮多厚,才會完全不在乎這些呢?”
聽到這裡,朱棣也有些不敢确定了。
他原本以為老爺子定然是敢想敢幹的那種人,可是如今聽餘閑将其中利害一一說清楚,朱棣才覺得自己想的太簡單了。
老爺子雖然平日裡雷厲風行,但怎麼說他也是一個普通人,還沒脫離世俗的七情六欲,怎麼可能完全不在乎身後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