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十分欣慰的看着兒子,“不錯不錯,你能想到這裡,說明你是真的将餘先生的話給聽進去了。”
“這樣才好呀,那些沒用的酸腐生所言的都不需要聽!”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就算是流傳了千年又如何?往上看去,不還是人拟定的嗎?”
“是人就不可能完美!我們要适當的聯系當今國家的情況來做出改變,而非盲目的順從。”
朱元璋拍了拍兒子的肩膀。
“規矩是給下面的人遵守的,你是大明未來的皇帝,你不需要在這規矩當中困住了自己前進的腳步,因為你同樣是規矩的制定者。”
“就像是咱,咱以前也不就是個臭要飯的嘛!誰能想到一個臭要飯的會當皇帝呢?”
“這換在那些臭酸儒嘴裡,自然也是與禮法不同,但是他們現在依舊得乖乖閉嘴!”
“這便是因為手中掌握着權力的緣故。老大呀,千萬不要被世俗的眼光困住了你的眼睛和雙腳。”
朱标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也知曉父皇這是在教導自己為君之道。
作為皇帝所要學習的和臣子們要學習的,看似差不多,實際天差地别。
為君之道,學會的應該是掌控和頒布規矩,臣子要學的則是遵守規律,以及如何在這規矩當中活的更好。
“父皇,那您覺得餘先生所提議的有多大的可行性呢?如果讓您來做的話,您覺得能不能幹?”
朱元璋豪爽的一甩手,毫不猶豫道,“當然能幹!”
“這可是事關我大明百年國運呀!不僅要幹!咱們還要好好幹!将此事往成功上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