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擦了擦額上些微的汗液,擡手給自己倒了兩杯茶水,痛飲兩杯之後才覺得自己緩過勁來了。
“您說您說,我可是正聽到興奮的地方!”
餘閑嫌棄的往後靠了靠,避開他身上散發的熱氣。
“若咱這位陛下當真能依我變法的節奏一步步來的話,那其實也被罵不了多久。”
“人死如燈滅,待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
“這個道理相信所有人都懂,但為何皇帝們對于名聲這麼看重?那就是因為皇帝的惡名和善名是能傳很遠很遠的。”
“他們在乎的并非是短短百年的罵名,而是千秋萬世的罵名和惡名!”
“所以咱們洪武帝其實也不用太過于焦慮,如今也頂多是被罵上幾百年。”
“待某一代的炎黃子孫意識覺醒了,自然而然便會為洪武帝正名。”
朱棣雙眼發亮,“餘先生,您的意思是說我大明的國祚會綿延千百年?!”
餘弦反手拿筷子打到他頭上,“想什麼美事兒呢!還綿延千百年!”
朱棣委屈的揉揉腦袋,“那您說會有炎黃子孫為其正名,若不是朱家子孫,其他人哪會為别人家的開國皇帝正名呀。”
“你動動腦子!過了那麼久了,或許朝代都換了不止一次了!”
“而且洪武帝所要做的本就是罪在當下,功在千秋之事!越往後越能體現洪武帝所做之事所能彰顯的價值!”
“别說是皇帝了,就算是普通人也能從中獲利,知道洪武帝所作之事究竟是多好的一件事兒!”
朱棣還是有些不敢置信,“真的能被正名嗎?”
“就像漢武大帝那般厲害的人物,現在都還被那些儒生追着罵窮兵黩武大逆不道呢!”
“洪武帝接下來要做的,可要比漢武帝做的狠多了啊,這也能被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