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您也别氣,四弟畢竟未曾進入朝堂,難免會被其他人的想法所影響。”
“所以他并不知曉以李先生和劉先生之能力,與朝堂而言是多麼重要。”
朱标其實想說的是,要不是你天天在宮裡吐槽他倆,朱棣哪兒能記在心裡,覺得那不是兩個好貨呢。
豬毛出在豬身上,歸根結底還是您影響了。不過這話,朱标當然是不能明說了,明說之後被父皇聽懂了,他又要挨罵了。
不過就算是沒聽懂朱标的言外之意,朱元璋也照樣生氣,遷怒到太子身上。
“你給我寫你的吧!天天就知道慣着你那四弟,他就是被你慣壞了!而且你别以為老子不知道你倆打的什麼鬼主意!”
“這小兔崽子以往對為官之道根本不感興趣,天天隻想着打仗!隻想着變法。”
“如今反倒是問起為官之道了,定然是你讓他幫忙問的吧。”
朱标依舊笑眯眯的,“父皇英明。這為官之道掌握了,對于掌控制衡百官也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朱元璋冷哼一聲,“算你小子有進步!知道主動請教了。”
“看來沒事兒還是得多罵罵才行,玉不琢不成器,兒子不罵不出息。”
朱标:“”
這是哪裡來的毫無道理的俗語!
另一邊,餘閑被朱棣這劈頭蓋臉的一頓吐槽,也是給整懵了。
心說你還有臉看不起人家倆?
人家倆能混到這個地步,那可不是個省油的燈啊!
要單靠你小子自己的話,恐怕别說混了,在朝堂都活不過兩集。
“性格歸性格,他們的性格或許有缺憾,你或許不喜歡,但是你不能因此一刀切的否認他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