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恍然大悟,“怪不得!這就是您明明厭惡極了胡惟庸,也動了殺心,但卻遲遲未動手的原因嗎?”
朱元璋很滿意朱标如今的聰慧,已經會舉一反三了。
果然是沒有白白浪費他調教的時間。
“确實如此。”
“這也是你以後必然會面對的選擇,要學會忍耐個人的情緒和小情小愛上面的考量,将目光更多的放到大局之上。”
“不然的話,若是全仰仗于那些不辦事兒的聖人,朝廷還怎麼運作?”
“有時候哪怕是不喜歡的人,但是隻要能用,隻要用的順手,那便用。”
“皇帝的無情之道,便是對世間萬物無情,對自己也無情,要學會摒棄自己個人的喜惡。”
朱标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顯然是将朱元璋這番教導聽進了心裡。
“父皇放心,兒臣已經明白了。”
朱元璋欣慰的點了點頭,“不錯,你能想通很好。”
“回頭定要多謝餘先生,要是沒有餘先生這般隐晦的指點,恐怕你還走不出那死胡同呢。”
朱标面色羞赫,“兒臣以後定然不會了。”
一牆之隔的監牢中。
朱棣雖說經曆了餘閑這麼多天的教導,但是以前是很少往政治這方面想的,所以反應肯定沒有隔壁父子二人快。
但他也很快的領悟到了餘閑的深意。
“我明白了餘先生!其實您就是拿劉伯溫當例子在教我的為官之道對吧!”
“劉伯溫和李善長的能力明明一樣!甚至劉伯溫要更突出一點!但他還是落了個這般的下場!”
“就是因為做的全是費力不讨好的事兒,還容易晚節不保,平白惹來皇帝的不滿。”
餘閑輕輕一拍桌,點了點他,“不錯!”
“你能懂這一點,未來為臣之時最起碼可保百分之五十身家性命。”
“才五十啊。”
“就這已經夠多了,你以為當官是這麼容易的嗎?一個道理問下來便一通百通,哪來這麼好的美事兒!”
“伴君如伴虎這句話可不是說來好聽的,老虎向來喜怒無常,誰知道你有時候一句話,一個眼神,甚至單單因為皇帝當下情緒不好,就容易被激怒,遷怒于你。”
“如果運氣好分到個名君手底下,那混混日子保全身家性命,自是不難。”
可若碰到陰晴不定的帝王,那跟把腦袋别在褲腰帶上沒什麼區别。”
“就如同劉伯溫這般聰明人,他難道不知道這其中的道理嗎?他可太知道了,但是他依舊選擇了走上一條不歸路。”
“就是因為他太聰明了,聰明到走一步想百步!最後繞了一圈還是精準被命運命中。”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聽起來很殘酷,但這卻是世間永恒不變的道理。”
“當不需要的時候,哪怕心中感念于你曾經的付出,但大多數的選擇,依舊是會将其束之高閣當個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