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文武大臣隻有精于算計,工于心計,内有城府者才能上位。那些隻會幹實事兒,一心為國盡忠的還要排在後面。”
“時間長了,在高堂上端坐的豈不都是人面獸心之輩,誰還會為大明的百姓做實事兒呢?”
“學生是擔心這般惡性循環之下對大明的國力不好。”
餘閑拿起酒杯晃了晃,“小小年紀擔憂那麼多做什麼?”
朱棣苦笑,“我也沒辦法呀,可是腦子就是忍不住去想,這怎麼能不讓人擔憂呢?”
餘閑擡手在他腦門上輕輕打了一下,“别擔心,忠臣如同奸臣一般,是不可能被殺完的,也不可能消失完。”
“縱使朝堂朽爛如浮木,依舊有丹心不滅的脊梁将其扛起。”
“靖康之恥時,二聖北狩,天子叩關可仍有宗澤臨死三呼‘渡河’,嶽武穆血書‘天日昭昭’!”
“南宋将亡時,陸秀夫負幼帝投海,十萬士子随浪殉國!崖山的水至今鹹苦如淚。”
餘閑感慨的看向虛空,像是透過虛空漂浮的塵土看到了那個悲慘的時代。
“爛到那種地步上依舊有國士願意站出來努力前行。所以你還在愁苦什麼呢?”
“他們那時候難道不知道這種犧牲是無謂的嗎?他們難道不知道必敗嗎?他們難道不知道趙家官兒早就爛透了嗎?!”
“他們知道!但華夏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就是因為總有癡人願以血肉為薪,點燃将熄的文明火種。”
朱棣眼中火光閃爍,像是看到了那一代接一代傳播者的火把。
然而下一刻,餘閑一盆冷水直接将他眼中的火光澆滅。
“不過當然了,也僅僅是死前的最後努力罷了,一己之力,逆天改命,這隻存在于神話傳說中。”
“最後他們依舊隻能在曆史上留下一段又一段的史書記載,甚至連給後世當教訓都不夠,因為後世之人總是學不會吃教訓。”
“而且說起來忠臣也真是慘呀,自古以來忠臣幾乎就沒有好下場。”
“他們為了國家和民族抛頭顱灑熱血,亂世之時用一身血肉頂起一片天。”
“而和平之時又飛鳥盡良弓藏,被那些隻會花言巧語的奸臣謀算,成為他們向上攀爬的踏腳石,也成為帝王手中的磨刀石。”
“簡直是諷刺。”
“若是我,我也定不願意當那所謂的忠臣,還不如當個奸臣快活。”
“也就最後被哪裡出現的忠臣一刀切了,最起碼我還痛痛快快活了大半輩子。”
朱棣自然知道,餘先生也就是這麼一說,他如果真想當什麼奸臣,以他的才智和謀算,早就去當了!
早就良田千百頃,美婢侍奉在側了,又何苦在這囚牢之中等死呢。
“餘先生,所以您有沒有什麼辦法将如今朝堂之中千百年的亂象給糾正一下,直接治病根,而非短暫的緩解。”
一牆之隔的朱元璋一拍大腿,對對對!就得朝着根子上問問題!
可算是把話題重新拉到正軌了!
餘閑啧了一聲,不耐煩的擡眸看了他一眼,“你是把我當神仙了啊?随便遇到什麼千百年解決不了的難題都要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