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元璋朱标心驚膽戰、糾結不已的心思不同,朱棣對儒家本身就沒有任何好感,所以震撼過後就是純然的興奮了!
“太好了先生!這标題我一聽就喜歡!”
“那什麼儒家我可太看不順眼了!不就學了點兒酸儒文章嘛,天天拽的跟什麼似的。”
“弄他們!快弄他們!就得把這儒家徹底給殺幹淨了才痛快!”
看朱棣這般氣勢洶洶,恨的不行的樣子,餘閑無奈失笑,都懷疑這是不是有哪個大儒在朱棣上廁所的時候炸糞坑了,怎麼把他氣成這樣?
“想象很美好,現實很殘酷。你的祝願我收到了,但想要斬殺儒家這條巨龍還是很難。”
朱棣興奮的表情頓時僵住,整個人耷拉下來,“不是吧餘先生,您别現在這時候潑我冷水呀。”
“您之前還信誓旦旦要把這儒家給滅了呢,這怎麼又變成很難了?”
餘閑攤手,“我是想滅呀,但也确實很難。”
“儒家到現在已經流傳千年了,它是一個紮根極深的巨樹,可不是一兩個人拿小鋸子拉兩下就能成功的。”
“王朝之間不斷變遷,皇帝輪流做,但是儒家确實終屹立不倒,流傳千年。”
“哪怕是有中間蒙元鞑子近百年的打壓,但是于儒家而言,也隻不過是片刻的消沉罷了。”
“甚至儒家還教廢了不少蒙元貴族,可以說是極為頑固又根深蒂固的存在了,絕非普普通通就能将其根除的。”
“你想想,他能堅持如此之久,靠的是什麼?靠的是皇權嗎?不,皇權都堅持不了這麼久。”
朱棣冷靜下來重新坐回去開始思索,能比皇權流傳時間更久的便是人與人之間的繁衍生息。
而繁衍生息除了人性本能之外,便是父母對孩子,社會對家庭的訓導。
那麼儒家為何能流傳千年呢?
恐怕與之也有一些相似的關聯,父與子、師與徒,那必然是
“傳承。”
餘閑有些欣慰的點了點頭,很驚訝他竟然能找到這個點,“不錯嘛小子!這麼快就想到問題的關鍵之處了。”
“沒錯,就是傳承。”
“文化傳承,那是一代接着一代會相同流傳下去的東西。”
“這麼說吧,一個男人或女人學了儒家之道,他們生下了後代,便會下意識的将自己所知道的、所精通的交給自己的孩子。”
“這便是最天然的傳承,他們會無形的催促着孩子走向儒家之道。”
“這便是儒家根深蒂固的原因之一,就如那參天大樹的根莖一般,在陽光下看不到,也不知道它紮根有多深。”
“但是若探究其中,就會發現那根部正在無盡的往下蔓延,如何挖掘都挖掘不出來。”
“隻要根部紮的足夠深,哪怕是直接砍斷,同樣也有死而複生的一天。想要徹底根除,難于上青天呀!”
餘閑給自己倒了一杯酒,開口繼續道。
“而且從宋朝那個時代開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