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事和魄力沒有關系,殺人若是為了解決問題,那殺多少都不為過。但是這件事可不單單是殺人能解決的。”
“就算是将這天下之人都砍了也完全沒用!”
朱棣虛心求教,“那咋辦啊?”
餘閑輕笑出聲,“抓典型。”
“殺雞儆猴。數量并不是關鍵,關鍵是能抓住最重要的那個!”
“那些文人性子怪,就算是把他們抓住要砍頭,恐怕他們還覺得自己是直言納谏的有名之士。”
“平白讓他們實現了人生理想,那多惡心人呀。”
朱棣恍然大悟。
确實如此,禦史台的那些家夥簡直就是這方面的典型!天天谏個沒完!
他覺得老爺子但凡是同意誰就這麼撞死在大殿上,他們一個個争着搶着都要去撞呢!
畢竟這對他們來說可是名流青史,三代有光的事!
哪個禦史台的不以此為最終目标呀?
而且那些家夥一個個都是挑刺王,跟他們争執,砍了他們頭,一點用也沒有。
還不如殺幾個聲名顯赫的大儒來的有些效果呢。
“那餘先生您說這個典型究竟應該是誰呀?把誰殺了效果能更好點兒?”
餘閑按了按太陽穴,才不想費這個腦子呢。
“誰知道我們這個變法究竟能不能推行下去,若是能推行下去的話,殺哪個典型你就不用操心了。”
“殺人這件事,洪武帝可是最專業的,他到時候自然知道應該殺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