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對,醫戶制度。”餘閑懶洋洋的開口,“那我們就繼續用醫戶當例子。”
“曾經範仲淹說過,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意思便是若是當宰相救國不行呢,他就去學醫救人。”
“這懸壺濟世和救國總得占一個吧。”
“這句話在當時也是引起了極大的追捧,點燃了不少人心中的熱血火焰。”
“但是你想一想,為什麼到蒙元時期這種話就行不通了?”
朱棣聯合前面正在聊的話題,也很容易就猜到了問題所在,“因為戶籍制度?”
“沒錯!”
餘閑飲了杯茶,不急不緩的開口,“之前我們講過,這蒙元的戶籍制度極為坑人,可以說是直接把百姓都變成了奴隸。”
“等到大明立朝的時候,洪武帝可是廢除了前朝不少等級制度,以及許多坑害百姓的制度體系。”
“但是洪武帝卻沒将其盡數消滅,而且還保留了一些洪武帝認為的優點。”
“那便是民戶、農戶、軍戶、匠戶等等戶籍世襲制。”
“戶籍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一個家庭的良好運作,使他們的手藝一代一代的流傳下來。”
“它所帶來的也并非完全壞處,也有一定的好處。比如是有關紡織,建築之類的行業都能得到極為強盛的發展。”
朱棣暗暗點了點頭,對呀,他家老爺子原本就是這般想的!
這能使國家以極快的速度往前發展,井井有條也不會亂套!
餘閑看他深以為然的模樣,不由得嗤笑一聲。
“但也隻是表象罷了,身居高位者總容易看到那些浮于表面的好處,而不會看到隐藏在好處下面的鏽迹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