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呀不容易,咱倒要看看這不成熟的小計劃究竟是什麼計劃。”
面對父皇的調侃,朱标也是面色羞紅,“父皇就莫要調侃兒臣了。”
“兒臣以前太過天真,隻想用帝王之道,不願意用權謀之術,殊不知這權謀之術也可掌控百官制衡百家。”
“兒臣的這般思想改變也是要感謝餘先生的教誨之言,否則兒臣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想明白呢。”
朱元璋十分欣慰,“你能想明白就好,隻要能想明白,什麼時候都不算晚!”
“來,你直接給咱口述吧,講講這計劃的重點。”
朱标拱手應是,然後站直了身體開言道,“兒臣這整體計劃圍繞着一個中心點,那便是以彼之道還之彼身。”
朱元璋單手托腮,這是他極有興趣的一個表現。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這個理念朱元璋十分贊同的,“展開說說。”
“回禀父皇,兒臣的想法是這樣的。”
“既然胡惟庸走的一步棋是捧殺,那麼我們自然也可以用同樣的辦法來對付他!并不是隻有他會用計策的。”
“餘先生有一個極為聰明的大腦,自然不擔心什麼陰謀算計。捧殺于餘先生而言也并非陷阱難關,輕松便可跨越。”
“但是胡惟庸不同!同樣的計策用到餘先生身上如鴻毛一般輕松,但是用到胡惟庸身上,就是他絕對躲不開的冷劍了。”
“因為他并非什麼忠良之臣,他乃是不折不扣的權臣!”
“他将自己的利益和權益看的比什麼都重,他絕對拒絕不了權利所帶給他的誘惑,捧殺與他而言,才是真正的坑!”
朱元璋聽到太子話裡面的果斷,當即哈哈大笑,“好!原來是這麼個以彼之道還之彼身呀!”
“不愧是咱的太子,頗有幾分殺伐果決的明君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