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第1頁)

“甚至我覺得這在短時間内根本無法做到!别說相輔相成,互相配合着給大明搞錢了,這文化不把經濟拉下來一大截都算是不錯了。”

餘閑并沒說他這話中的内容究竟是對是錯,而是反問道,“為什麼這麼說?”

朱棣:“因為您上節課也不是剛說完嗎,這文化外流的嚴重後果就是咱們華夏民族把那些外族之人養肥了。”

“哪怕被他們偷去一點點,也能形成自身的文化,給他們留下一顆奮發向上的種子。”

“所以這文化我們自然是隻能爛在咱自己的鍋裡,若是進行交流或者是靠着這些文化來賺錢的話,恐怕得不償失啊。”

“賺來的那點銀錢養大一群外族,這簡直就是虧本買賣。”

“而且那些外族也學精了,不像是以前似的那麼好忽悠,随便打發點垃圾,他們都雙手捧着。”

“如今若是拿不出真正的好的東西,恐怕也騙不過來錢。”

“所以學生想的是,文化換錢這件事着實是不能做!也絕對不能靠這上面賺錢。”

“相比起外族壯大,這點金錢還真是算不得什麼。”

“曾經元狗統治的時候,與外族之人的來往極為密切,我華夏的文化都被竊取了不少!”

“要是為了使國庫充盈,再接着往外面賣的話,文化恐怕都要被外族人偷走了。”

朱棣怎麼說也跟着餘先生學了這麼久,思維放開,看事情的角度也不再是單一的。

若是換在以前,恐怕他早就直接說打仗,把那些小國呀外族全都打下來,以戰養戰!這國庫裡自然就有錢了!

至于打下來的土地人口怎麼管理,如何投入資金什麼的,朱棣也是壓根不會考慮。

見自己說完之後餘閑久久不語,朱棣也有些忐忑。

他這次說的應該是沒問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