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對于皇家來說,稅收确實是極大的賺錢來源,”
“甚至古往今來,有不少皇室就是純靠稅收來維持皇家顔面的,聽起來貌似還挺正常。”
“但實際上這個正常的基礎是百官、百姓以及皇帝,所有勢力都正常運轉,循環往複,生生不息的正向狀态下!”
“那國家頂多窮了點,倒也走不了滅亡的道路。”
“可一旦中間有哪一環出現問題,那這個循環往複的體系就會徹底崩塌。”
“你跟着我的話去暢想一下,随着一個國家逐漸步入正軌之後,官僚體系作為整個王朝除了皇帝之外權勢最大的存在,他們權勢一大野心就會越大,欲望也就越大。”
“越大的官就越會彰顯自己的與衆不同,就越想為自己家中斂财,畢竟大家都不是聖人。”
“辛辛苦苦寒窗數十年,考上官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給家裡人過上好日子嗎?”
“若是最後發現過的日子還不如普通商人,那這官當的還有什麼意義呀,所以貪官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
“那些稅收自然也就供養不了整個朝廷了。”
“所以在我看來,以目前的大明朝來說,地方官員夠用就行,在精不在多,收一大堆人屍位素餐的養着隻會拖垮大明的經濟。”
朱棣舉起手,小心翼翼的開口,“可之前不是您建議說應當重開科舉,甚至武舉也要開嗎?”
餘閑點了點頭,很高興他能發現這個華點,“沒錯,是我提議的。”
“我這不是還沒說到那裡嗎?以目前的大明來看,找不到賺錢的方法,那就隻能省錢了。”
“雖然說沒必要開科舉,也沒必要招那麼多官,可大明若是想要發展,那麼開科技就是很有必要的!”
“朝廷擴充也是很有必要的。這是為了整個國家的欣欣向榮,但同樣的,好處帶來了,壞處也會帶來,那就是沒錢。”
“沒錢供養這麼多的官僚主義!”
“百姓們的稅收原本供養十個人綽綽有餘,然後供養一百個人隻能勉強度日,但若變成一千個人,一萬個人,百姓的供養就跟不上了。”
“所以這時候就需要用新的辦法來解決問題,那就是開源,也就是擴大經濟收入,将原本的一小塊金錢變為更多的金錢,然後用來供養整個大明。”
“如今的大明隻有農業這一條生财途徑,來源實在是太單一了,根本撐不起這麼一個國家。”
“在經濟收入如此單一的情況下,國家發展的越快就越容易被拖死,遲早還是會被拖到亡國的。”
一牆之隔,朱元璋和朱标被餘閑這句話給震的面無血色。
國家發展的越快就死的越快,這換做以往,朱元璋聽到這句話隻會怒罵對方狼子野心,蠱惑人心。
如今聽餘閑這般詳細的解釋,朱元璋才明白這句話的可怕之處。
在沒有金錢來源的情況下,無論是開荒還是打仗,或者是發展人才,金錢都是不可或缺的。
畢竟朝廷是要以金錢為驅動力的,朝廷百官要吃飯,要養家,軍隊同樣要吃飯才有力氣打仗。
甚至還有一些看不見的花錢的地方。
比如軍隊的糧草,文武百官宮女侍從的衣食住行,全國的重擔就這麼死死的壓在百姓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