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1頁)

王啟明教授扶了扶眼鏡,指着顧書言論文中的一處。

“特别是你引入了‘信息不對稱’和‘道德風險’作為動态博弈的變量,這個思路很大膽,也很有解釋力。”

“不過,對于參數的設定,我覺得還可以再優化一下。”

“比如這個β系數,如果考慮到政策幹預的滞後性,是不是應該賦予一個動态調整的權重?”

顧書言略一思索:“教授說的是。”

“β系數的設定确實可以更精細。”

“如果引入一個基于曆史政策反應速度的修正因子,或許能更貼近實際情況。”

“另外,關于模型中對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量化,我考慮過加入一個‘信貸可得性指數’,但苦于缺乏連續性的高質量數據支撐。”

“數據方面,我這裡有一些國家統計局和幾家大型商業銀行的内部數據,雖然不是完全公開,但可以給你做參考。”

王教授眼中閃爍着興奮的光芒,仿佛發現了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

“還有你提到的數字貨币監管框架,我最初覺得過于理想化,但你剛才補充的關于‘沙盒監管’和‘技術中立’原則的闡述,讓我有了新的啟發。”

“如果能結合區塊鍊技術的去中心化特性,設計一套基于智能合約的合規審查機制,或許真的可行!”

夏瑩瑩在一旁聽得如癡如醉。

她本身就是經濟學專業的佼佼者,自然明白顧書言和王教授讨論的内容是多麼前沿。

顧書言的許多觀點,即便是她,也需要仔細琢磨才能領會其精妙之處。

她原本隻是想旁聽一下,沒想到這場讨論的深度和廣度遠超她的想象。

顧書言的思維之敏捷,知識儲備之淵博,讓她自愧不如,同時也生出一種更崇拜的境界。

“關于新興市場貨币政策聯動性的問題,”

顧書言接過話頭,“我昨晚又思考了一下。”

“除了傳統的利率和彙率傳導機制,‘預期管理’在其中的作用可能被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