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成已經穿戴整齊,身上套着一件專業的考古背心,手裡拿着一份地圖,正仔細地比對着。
見蘇九進來,他立刻放下手中的東西:“小九,你來了。準備好了嗎?”
蘇九點了點頭,目光落在王建成手中的地圖上。
“老師,我們現在就進去嗎?”
“嗯,越早越好。”王建成将地圖卷起,塞進背心的側袋裡:“我已經安排了兩個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跟着我們,他們對溶洞外圍的情況比較熟悉。其餘的人員會繼續在營地裡進行外圍的整理工作,同時也會随時待命,以防萬一。”
“好。”蘇九應道。
很快,蘇九和王建成便帶着兩名工作人員,一行四人,朝着那昨日發現的石洞入口走去。
一路上,王建成邊走邊向蘇九介紹着古墓的初步勘探情況。
他指着周圍的岩壁,聲音中帶着考古學家特有的興奮與自豪:“小九,你看看這些。我們最初發現這裡,是在一次地質勘探中偶然發現的巨大溶洞。深入之後,才發現這裡并非純粹的自然形成,而是有人工開鑿的痕迹。”
“經過初步的清理和發掘,我們已經從古墓的外圍清理出了數百件陪葬品,其中不乏青銅器、玉器和陶器,這些東西都極具考古研究意義,甚至有些器物上的銘文,對我們研究楚國曆史有着颠覆性的價值。”
王建成滔滔不絕地講述着,蘇九則一邊認真聽着,一邊将目光投向了周圍的石壁。
他沒有急于去關注那些被發掘出的陪葬品,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石壁的紋理、鑿痕以及那些細微的裂隙上。
在風水玄學中,古墓的選址和修建,往往與地脈氣運緊密相連。
而那些修建陵墓的工匠,更是深谙此道。
蘇九的目光如同掃描儀般,在粗糙的岩壁上細緻地搜尋着。
他看到了一些不規則的鑿痕,它們并非用于裝飾,也不是為了加固,反而顯得有些刻意而為之。
這些鑿痕在某些特定的位置,呈現出一種隐晦的排列規律,仿佛在引導着某種能量的流向。
“老師,您看這裡。”蘇九忽然停下腳步,指了指一處看似普通的岩壁凹陷處。
那凹陷處并不顯眼,甚至被一些泥土和苔藓所覆蓋,但在蘇九的眼中,卻能清晰地看到一絲微弱的氣流波動,以及一種與周圍地氣略顯不同的能量彙聚。
王建成湊上前去,仔細觀察,卻并未看出什麼特别之處。
“這裡怎麼了?看起來隻是普通的岩石剝落。”
蘇九沒有直接解釋,而是伸出手,輕輕撫摸着那處岩壁。
他的指尖感受到了一股微弱的涼意,這涼意并非單純的溫度,更像是一種能量的反饋。
他閉上眼睛,靈氣在體内流轉,感應着岩壁深處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