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1頁)

他下了樓,在酒店門口攔了一輛出租車。

“師傅,去古玩街。”蘇九報出了一個地名。

司機師傅一聽,立刻心領神會地笑了笑,說道:“小夥子,去鬼市啊?”

蘇九聞言,心中一動,知道這司機師傅是個本地人,對江城的門道很熟悉。

他點了點頭,說道:“嗯,去看看。”

司機師傅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話匣子一下子就打開了。

他一邊開車,一邊通過後視鏡打量着蘇九,熱情地唠叨起來:“現在啊,像你們這些年輕人,尤其是外地來的,都喜歡去逛這種地方。”

“說是鬼市,其實就是個大集市,賣什麼的都有。不過我勸你啊,看看熱鬧就行,沒必要買東西,那裡頭啊,十有八九都是假貨,專門坑你們這些外地人的。”

“現在網絡這麼發達,信息這麼透明,哪還有什麼真寶貝能流到那種地方去?真有好東西,早就被那些大收藏家給收走了,或者直接上拍賣會了。”

“那些擺地攤的,都是些歪瓜裂棗,專門忽悠人的。”司機師傅苦口婆心地勸說着,顯然是見多了被坑的遊客。

蘇九隻是微笑着聽着,沒有反駁。

他自然知道鬼市的貓膩,也明白司機師傅是好意。

不過,他去鬼市的目的,并非是為了撿漏,而是另有打算。

江城的鬼市,對于内行人而言,确實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那個動蕩的年代。

彼時,許多沒落的王公貴族、大戶人家,因為家道中落,生活窘迫,不得不變賣家産以維持生計。

然而,這些家族素來注重顔面,不願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變賣祖産,以免被人恥笑。

于是,他們便選擇在天還沒有亮的前一個時辰,也就是雞鳴之前,趁着夜色未散,人煙稀少之時,将家中的古玩字畫、金銀珠寶等物,拿到固定的地點偷偷售賣。

為了掩人耳目,他們還會蒙上面部,遮掩容貌,以防被人認出。

久而久之,這種隐秘的交易方式便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習俗,被人們稱之為“鬼市”。

“鬼”字,便是取其“不見天日”、“偷偷摸摸”之意。

當然,時至今日,鬼市早已沒有了當初的神秘和隐秘。

現在去鬼市,肯定不用再蒙面了,也沒有人會因為變賣家産而感到羞恥。

如今的鬼市,更多的是成為了一種文化習俗,一種懷舊情懷,以及一個古玩愛好者們交流的平台。

雖然其中魚龍混雜,假貨橫行,但偶爾也能淘到一些有意思的小玩意兒,或者遇到一些真正的行家。

蘇九此行,便是抱着這樣的心态。

出租車在夜色中穿梭,很快便駛離了市中心繁華的區域,逐漸進入了一片老舊的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