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九沒有上前打擾,隻是遠遠地觀察着這個中年男人。
他注意到,中年男人似乎正在尋找着什麼,目光在周圍的村民和遊客身上掃視着,顯得有些焦急。
他沒有多想,收回目光,準備繼續往前走。
然而,就在他轉身的那一刹那,中年男人似乎感應到了什麼,猛地擡起頭,目光正好與蘇九的視線對視。
中年男人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他總覺得眼前這個年輕人有些特别,身上散發着一股與衆不同的氣息,但又說不上來具體是什麼。
他下意識地想要多看幾眼,但蘇九已經轉過身,繼續向前走去。
時間緩緩流逝,不知不覺間,天邊的晚霞已染紅了半邊天際。
李大福的家中,飯菜的香氣彌漫開來,蘇九和李大福簡單地吃過晚飯。
飯後,蘇九沒有多做停留,直接來到院子中。
此刻,院子裡,一座法壇已經立好。
法壇并不算宏偉,由幾張厚重的木桌拼湊而成,上面鋪着一方洗淨的黃布。
黃布上,按照特定的方位,擺放着一些看似尋常卻又透着古樸氣息的法器:一尊青銅香爐,幾盞油燈,一柄桃木劍,以及一些朱砂、黃符、淨水碗等物。
這些法器雖然沒有蘇家祖傳的那些秘寶那般靈氣逼人,但勝在材質純正,擺放得法,隐隐散發着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息。
李大福站在法壇旁,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說道:“蘇少爺,家裡東西不多,時間也倉促,隻能立這樣的法壇了。您看夠用嗎?”
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絲忐忑,生怕這簡陋的法壇會影響到蘇九的施法。
蘇九上前仔細打量了一番,點了點頭:“足夠了。法壇重在心誠與法度,器物雖是助力,但并非決定。李叔您布置得很好,已經足夠了。”
他知道,立法壇是需要風水器物的輔助的,并非憑空而立。
就好比當初他在雷子山古墓中,立斬草壇的時候,就是用的蘇家祖傳的風水之物,那些東西蘊含着蘇家世代相傳的靈氣與法力,自然非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