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依依見她滿臉肉疼,忍俊不禁:“别心疼了,你與其擔心沒撈到人情,不如擔心他壓根不會用。”
如果陸府的人夠細心,就會發現這份大禮來路不明。
以陸停舟的謹慎,多半會将之束之高閣。
不過她隻要知道陸停舟平安就好,那些藥材送了就送了,她甯願拿給陸府去扔,也不想便宜了池弘光。
“家裡庫房還有多少藥材?”池依依問。
“可多了。”玉珠掰着指頭數,“足有二三十箱呢。”
“明日搬出來,留幾箱平常能用的在繡坊,剩下的送去善堂。”
玉珠張大嘴:“真的要送?那些可都是名貴藥材。”
“最名貴的,尋常人家買不到,買得到的,我不差那點銀子。”池依依道,“把藥材捐給善堂,讓他們物盡其用,就以晴江繡坊的名義捐。”
“好,”玉珠對她言聽計從,“萬一大郎問起來,六娘如何解釋?”
“何需解釋。”池依依淡淡一笑,“阿兄什麼時候病了,再從公中支出銀子,給他買藥就是。”
她與池弘光并未分家,兩人都往府裡的公中賬目上交銀子。
池依依的繡坊生意興隆,所得分紅大都交給了公中,池弘光則進少出多。
依照慣例,公中的銀子用于池府日常開銷,例如主子和下人們的月例,以及府中各項采買。
在此之外,池依依和池弘光若還有其他花銷,則應各自從私賬上掏錢。
但池弘光隻是三皇子的門客,連個正經官職都沒有,平日又要人情往來呼朋引伴,三皇子給的那點俸祿非但不夠,還要從公中借錢貼補。
池弘光嘴上說得好聽,說是從公中借的錢改日就還,但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他借的錢隻出不進,從沒見過一個銅闆回來。
“玉珠,明日你帶着我的條子回去,從府裡的賬房支八百兩銀子出來,就說繡坊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