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頁)

琴掌櫃發愁:“我忘了您和蘇東家有約,見國公府送來請柬,就替您收下了,若是推了國公府的邀請,怕是會得罪人。”

“無妨,”池依依擺手,“我與蘇東家約的是後日午後,我早上先去國公府祝壽,略拜一拜就出來,不礙什麼。”

琴掌櫃吃驚:“您不在國公府多待一陣?我還想着為東家趕制幾套新衣,讓您豔驚四座呢。”

池依依抿唇輕笑:“琴掌櫃,太夫人看中的是我的手藝,不是我的臉。”

琴掌櫃兩手一拍:“瞧我,一聽說要去高門赴宴,這往日的習性就帶了出來。”

她是宮中教坊司放歸的教習,與池依依的師父是舊識,出宮後無依無靠,索性栖身晴江繡坊。

她待人接物甚是利落,後來就留在店裡做了掌櫃。

琴掌櫃在宮裡見慣了争奇鬥豔,每逢重要場合,内外命婦皆是盛裝出席,她今日接到國公府請柬,既驚又喜,頭一個想到的就是,東家容貌生得好,定要仔細打扮,絕不能落于人後。

池依依淺淺一笑:“不必添置新衣,更不要大張旗鼓。我在淩雲寺抄了一卷經文,已讓玉珠找人裝裱,後日我帶去國公府,私下拜見太夫人便是。”

她的晴江繡坊雖然日進鬥金,但在真正的高門大戶看來,不過一家商賈而已。

烈國公不是喜好張揚之人,她若在人家府上做得太出格,反而招人不喜。

倒不如以一晚輩的心思,誠心為太夫人祝壽,結一善緣。

琴掌櫃見她心有成算,笑道:“是我想岔了,東家說得對,咱們是有本事的人,犯不着與人争長論短。”

她上下打量池依依,又道:“不過畢竟是祝壽,衣飾不能太過簡單,我讓繡工給您在衣裙上多添幾道紋樣,圖個喜慶。”

兩日的工夫一晃即過,轉眼就到了太夫人壽辰當天。

池依依帶上玉珠,乘着繡坊馬車來到烈國公府。

她們來得很早,但國公府外的車馬已排起長隊,看樣子是朝中大臣的各家女眷。

池依依在外等了小半個時辰,一名圓臉侍女将主仆二人迎入府中。

她将兩人領到一處廊下,說道:“太夫人正在與人叙話,我先進去禀報,請蘇東家在此稍候,太夫人若有傳喚,我再帶您進去。”

池依依點頭:“有勞姑娘。”

圓臉侍女走後,池依依擡眼打量四周景緻。

國公府内極為開敞,軒明窗淨,屋宇巨大,就連府中的林木也長得高聳茂密,處處透着悍勇之風。

正瞧着,忽聞附近人聲起伏,隐約聽見幾聲叫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