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依依不以為意笑了笑。
“方才你說,京城的繡線都來自江南府,此話不假,想必諸位也知道,京城各家繡坊都是通過蘇氏絲行采買,晴江繡坊也不例外。”
她目視衆人,語聲輕盈:“各位大多用過我家繡品,當知它們的顔色格外鮮亮,觸手更是細滑,哪怕與别家用同樣的繡法,繡出來的東西還是不同。”
“正是,她家的帕子用來擦臉,一點兒也不硌人。”
“我外甥女天生嬌嫩,穿别的繡花衣裳都愛起疹子,隻有她家繡的,怎麼穿也沒事。”
客人們不說便罷,一說就發現這晴江繡坊不但繡工了得,連用料也是上佳。
“池東家,你倒是說說,你家繡線有何異處?”有人催問。
池依依笑道:“若說不同隻有一樣,它比尋常繡線貴上五倍,是江南府官營絲坊造出的絲線,經蘇氏絲行請老手藝人染色曬制後,再賣與我家。”
“難怪!”
女客中有懂行的婦人,興奮地一拍巴掌:“官營絲坊比小作坊不同,做不好要砍頭的,官坊每年産出的絲線先供宮裡,其次供官用,剩下若有盈餘,才會拿到外面去。”
蘇氏絲行的東家是京城絲綢行會的行首,自然有拿貨的門路。
而池依依年紀輕輕,竟有這等膽魄,敢花五倍高價買下繡線,難怪她家的繡品總比别家貴出不少。
現在看來,貴有貴的好處,真真值這個價。
衆人議論紛紛,下訂的心思更加火熱。
池依依悠然一笑,柔聲道:“我家繡工是上等,所用繡線自然也要上等,以往不說是不想張揚,但這位大嬸拿來的扇子仿得雖有七成像,繡線卻作不了假,像這樣的繡線,本店是一根也找不到的。”
婆子聽她說完,頰旁兩塊贅肉抖了抖,怪叫一聲,撲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