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1頁)

皇帝見了他,冷哼一聲:“這下遂了你的願了。”

陸停舟垂眸:“微臣不懂陛下的意思。”

皇帝冷笑:“你遞上來的折子朕已看了,你從宣州回來,本就想調查牛詢,這幫京畿衛倒是給了你一個極好的借口。”

陸停舟道:“陛下明察,王淵死得太過突然,其中若有蹊跷,說明有人一直盯着臣的行蹤。臣若貿然提審牛詢,難免節外生枝。”

“所以你就拉了京兆尹作幌子。”皇帝看着他,一臉要笑不笑,“此案從他手上移交大理寺,别人隻當規矩如此,卻猜不到你志在牛詢。”

“陛下英明,”陸停舟拱手,“微臣正是此意。”

皇帝定定望他半晌,忽地笑了。

“你查牛詢,到底是為了王淵,還是為了七年前的六盤村之案?”

他的語氣不冷不熱,充滿為君者的威嚴。

他知道陸停舟出身何處,更清楚他是六盤村唯一的幸存者。

他甚至知道,陸停舟這些年一直對當年的慘案耿耿于懷。

所以他毫不留情地抛出這個問題,隻為看陸停舟的反應。

陸停舟的反應很冷靜。

“兩者皆有。”

他的回答十分簡短,也很誠懇。

他這次遞交的折子裡附上了有關牛詢的舊檔,其中包括牛詢等人被告擅自離營一事。

他很清楚皇帝查過他的出身,他從不奢望自己的打算能瞞過這位君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正因他有這樣一個軟肋,皇帝才能放心用他。

一個有所求的臣子,遠比一個無欲無求的臣子更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