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1頁)

這其中定然有貓膩。

甯安縣主自認窺見了門道,緊張的心情一下子放松。

這倆孩子都不是沒正形的,她該對池依依更多點信任才是。

此時,池依依聽見梅貴妃向甯安縣主發問,垂眼輕笑了下,眼底閃過一絲冷漠。

她親手打開玉珠捧着的銀匣,朗聲道:“前日禮部頒旨,給民女送來白銀千兩,宮錦百段,民女不敢獨享,已将白銀和宮錦捐給京中居養院、孤慈院、安濟坊共八處善堂,這些是善堂百姓寫給陛下的祝壽書。”

她從匣中取出一卷紙劄,解開纏在上面的紅布條,展開紙卷。

“善堂裡的老弱病殘大多不識字,所以這祝壽書由善堂尋了先生代寫,但這上面有善堂所有人的指印,他們沒别的想法,隻想讓陛下知道,他們雖然沒有親人,但在朝廷治下,仍然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貧有所依,惟祝陛下聖體康泰,福壽綿長,願我朝河清海晏,盛世永昌。”

她說完又要下跪。

禦階前的太監得了皇帝示意,上前把人扶住,從她手中接過那疊紙卷,轉身呈到皇帝跟前。

皇帝接在手上,一張張翻看。

八份祝壽書言辭簡潔,每份不到百字,隻占了紙面小小一塊。

剩下的大半幅紙上印滿大大小小的指印,就連背面也幾乎全部蓋滿,瞧着甚是淩亂。

薄薄幾頁紙,卻令皇帝眼中泛起笑意。

“朕賞你的東西就是你的,你把它們捐給善堂,善堂應當謝你才對,怎的給朕寫祝壽書?你這馬屁拍得有些過了。”

池依依擡首,鄭重道:“溜須拍馬是為私利,民女得了陛下賞賜,要說私利早就夠了。民女隻是認為,既要揚善,不妨讓民間知曉陛下的恩典,這才将賞賜捐了出去。這些祝壽書亦是各家善堂主動寫下,非民女能夠促成。民女隻是答應他們,定将此物帶進宮裡,讓陛下看到大夥兒的感激。”

她的語氣十分坦然。

哪怕人人皆知,善堂聽說這是陛下的賞賜,哪有不稱頌的道理,但偏偏無法反駁。

總不能說感謝陛下還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