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家铮兒禮賢下士,多次向烈國公示好,卻連國公府的門都進不去,那裡的人和池依依一樣下賤。
她暫時動不了國公府,但若連一個池依依都應付不了,豈不讓人看了笑話。
梅貴妃想到這兒,頂着皇帝的視線笑道:“陛下也知道,臣妾家中旁枝甚多,有好些人在外頭做買賣。臣妾想着這池六娘也是商戶,有心為她牽一段姻緣。臣妾家裡的人陛下是知道的,從來老實本分,池六娘嫁過去正是兩好合作一好,再沒有比這更合适的了。”
皇帝淡淡道:“婚姻大事自有父母作主,梅妃雖是好意,但也不能擅自替人安排。”
梅貴妃嗔道:“陛下實在太小看我了,這種事情自然講個你情我願,我那遠房侄兒剛剛及冠,生得一表人才,無論容貌行事,皆與池六娘相配。至于池六娘,臣妾聽聞她父母早逝,家中隻得一名長兄,她長兄尚未婚娶,可見對這事不上心,怎能指望他替妹妹操持。”
她說着又是一歎:“世間女子大多不易,池六娘小小年紀就要為生計奔波,臣妾瞧着隻是心疼。她願也罷,不願也好,臣妾隻替我那侄兒探個口風,陛下總不會連這點情面都不給臣妾。”
她面上露出唏噓之色,心裡卻在暗笑。
池依依不是拿朝廷的法令堵她的嘴嗎?說什麼官員不得将外姓者的産業納入自家門下。
那她就讓她成為梅家的人。
池依依若是嫁入梅家,梅家人自有辦法把晴江繡坊納為己有。
哪怕池依依告上官府,官府也無可奈何。
倘若池依依不肯應這門親事,梅貴妃也不擔心。
一個未出閣的女子,當着皇帝的面駁回賜婚,她這輩子就别想再嫁人了。
且不說她會不會得罪皇帝,在旁人看來,這就是不給皇家面子。
哪戶人家敢娶這樣的女子?